《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战国策·赵策》记载:齐王派使臣去拜会赵太后,还没打开国书,赵太后就问:你们的收成(岁)好吗?百姓们好吗?君王好吗?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国君之命到这儿来,您不先问国君好,而先问岁和民好,难道先问卑贱的后问尊贵的吗?赵太后说:“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太后的话是说“岁”“民”是国之本,她问的是先“本”而后“末”。本条两句:假如没有好年成,百姓如何能活下去?假如没有百姓了,君王又怎么能存在?

同义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参看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