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吴人养猿》注释,意译与解说

《刘基·吴人养猿》注释,意译与解说

吴人有养猿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舁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郁离子·虞孚》

【注释】

①信宿:连宿两夜。②舁(yu):抬。

【意译】

有个吴国人把猿养在笼子里十年时间,后来产生了同情心打开笼子放走猿,可过了两夜猿就返回来。养猿人心想:“难道放得不远么?”于是抬走笼子,把它放到深山中,猿长期被关在笼子里已失去了本来的习性,不知道到哪儿去寻找食物,哀叫着饿死了。

【解说】

大凡有生命的东西都有某种“天性”,或得之于遗传,或成就于后天。“天性”是否可以被摧毁或改造?按“泰山能移秉性难改”的古训似乎极困难,但困难并不等于毫无可能,“猿久笼”便“忘其习”了,环境对生物习性的影响之大由此可略知一二。猿由笼而重返大自然,这本是一种“解放”,是让它回归“自我”,但习惯了蹲在笼子里的猿却不知所措,哀叫着死去。可怕的“习惯”!猿如此,人亦如此。人做惯了奴隶有时会生出做不稳奴隶的哀愁,这犹如猿之思笼,或者一旦成为主人便生出万般的惶惑。看来,由猿到人,并非“进化”得十分彻底。

【相关名言】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英国·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