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秦士好古》寓言赏析
秦士有好古者,一日,有携败席造门者曰:“鲁哀公命席以问孔子,此孔子席也。”秦士大喜, 易以负郭之田。 又有携枯竹杖者,曰:“大王避狄去邠所操之箠也,先孔子数百年矣。”秦士罄家之财, 悉与之。又有持漆碗至者, 曰:“席杖皆周物,未为古也。此碗乃纣作漆器时所为。”秦士愈以为古,遂虚所居宅而与之。三器得而田宅资用尽去矣。好古之笃, 终不舍三物。于是披哀公之席,托纣之碗,持去邠之杖, 丐于市, 曰:“衣食父母,有太公九府钱,乞一文。”
——苏轼《艾子杂说》
这是一则讽刺盲目崇古而浅薄无知者的寓言。它运用层递式结构写作:第一层 购“孔席”,以负郭(外城)之田易(交换)之;第二层 购周大王(文王祖父)因逃避狄人侵袭,离邠(bin今陕西郇邑)时所用箠(手杖),倾尽了全部家财;第三层,购纣碗,把自己的住宅卖掉了;第四层,持三器,乞太公(周初姜子牙,封于齐)九府(管理钱币的机关)钱。
结构的递进表现在量和质两方面。前三层以量的递进、质的并列的方式写嗜古癖(越是号称远古的东西,付出代价越大,但事件性质相同),末一层则以量的综合实现质的深化,揭露其复古倒退的本质,“披哀公之席,托纣之碗,持去邠之杖”,乞太公九府钱。这样一个因好古而失去了现实生产和生活基本条件、甚至无以衣食的可笑人物,连穷愁潦倒时的发财梦,也置身于遥远的往古。它象一个特写镜头,集中突出,把好古者的形象深嵌人们的脑海中。
秦士好古,包含两个矛盾:一是他好古而不识古。他的好古,并不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只不过是一种附庸风雅或故作清高的行为。实则浅薄无知,所以屡屡受人欺骗而不自知,这就与真正的古代文化遗产的搜集保存者完全不同。二是他无法离开现实,却完全丧失了现实感。作者揭示出,好古不能舍今,也不能非今。秦士为了购买“古物”,把田地、家产、房屋都舍弃一空,弄到行丐于市,这是现实对好古非今的惩罚。而秦士最后虽然仍作远古的发财梦,却不能不称市人为“衣食父母”,无法离开现实。这是现实对好古非今的讽刺。对历史的回归就意味着现实的失落,而现实的失落必然导致对自身的否定。本文的秦士形象的象征意蕴, 也许正在于此。
这则寓言还见于宋代陈元靓的《事林广记》, 文字小异。《艾子杂说》流行各本都只有39则,《类说》本收了小引与此则,共4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