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故事简介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人们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的后代,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并且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还熟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又聪明好学,善于辩论,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最初,屈原很得楚怀王的信任,他们经常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屈原主张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因此不断发展楚国的政治、经济等,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后来,屈原的改革措施遭到了以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公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为代表的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这些贵族大臣们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楚怀王的言行。昏聩的楚怀王听信谗言后,渐渐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4年,秦国相国张仪来到楚国,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瓦解齐楚联盟。屈原一直竭力反对,不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在秦楚订立黄棘之盟后被流放到了汉北地区。公元前293年,秦国派大将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得胜后又率领诸侯讨伐楚国。楚顷襄王没有主见,决定再次与秦国讲和。屈原忍无可忍,写诗抒情,却因此得罪了公子子兰,遭到第二次流放,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不忍看见国都的沦陷和人民的痛苦,怀着满腔悲愤,来到汨罗江边,披头散发,边走边吟,最后投水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大家划着船,在江里搜寻他的尸体。一位渔夫拿出用楝树叶包的饭团,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才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一位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水兽,免得伤害屈原。

一天晚上,江边的人们梦见屈原来了。

人们围上去行礼问候。

屈原说:“乡亲们,我非常感谢你们。”

人们见屈原脸庞清瘦,身体很弱,便关心地问:“我们送给您的米饭,您都吃到了没有?”

“谢谢父老乡亲们。”屈原感激地说。

可是,接着,他又叹了口气,说:“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那些鱼、虾、龟、蚌吃了。”

“那怎么办呢?”人们急切地询问。

屈原说:“如果用青青的竹叶把米饭包上,做成有尖角的粽子,鱼、虾、龟、蚌会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时,人们就做了粽子,投入江中。

可是,过了不久,屈原又给江边的人托梦说:“谢谢你们送给我粽子,我吃到一些。可是,仍然有不少被鱼、虾、龟、蚌抢去了。”人们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制止鱼、虾、龟、蚌抢粽子。屈原说:“送粽子时,可以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再把粽子用五彩线缠上,鱼、虾、龟、蚌便不敢吃了。因为,它们都归龙王管辖,五彩线是它们最怕的东西。”

后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屈原,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