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卫星为何失踪

探测卫星为何失踪

1998年2月,一枚火箭腾空而起,它运载着一颗探测火星气象的卫星直刺太空。人们预定它在1999年9月23日能够抵达目标。

然而,这次美国宇航局却失望了。因为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卫星并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而是陷进了火星大气层,很快失踪了。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美国宇航局,这次却让卫星“误入歧途”呢?

经过紧急调查,美国宇航局的官员发现问题竟出在卫星的资料上,他们没有把计量单位中的英制转换成公制,这个错误来自承包工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原来,美国企业包括太空工业都使用英制,喷射推进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则使用公制。而承包商理应把英制都转换成公制,以便统一标准。卫星的导航员认定启动小推进器的力是以公制即“牛顿“为单位,不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却是以英制即“磅”为单位,结果导致太空船的航向出现微小偏差。最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个没有把英制转换成公制的“小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颗造价高达1.25亿美元的卫星,就此打了“水漂”!

表面上看来,这次卫星的失踪,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实际上它却是必然的。那么,这种必然性出现在哪里呢?

原来,美国是现在世界上三个“孤家寡人”之一,只有美国、利比亚和缅甸是全球没有废除英制的国家。由此可见,美国度量衡的“一国两制”,迫使人们无时无刻不进行单位换算,而在大量的换算工作中,“小错误”的次数必然会有。

从反面来说,如果美国的度量衡制度不搞“一国两制”,这样的“小错误”就完全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