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描写·须发》写人作文写作技巧

肖像描写·须发名言大全

〔美词荟萃〕

乌黑 花白 斑白 金黄 亮泽 浓密 稀疏 柔软 竖直 蓬松 鬈发 寸头 整齐 飘拂 八字胡 络腮胡 连鬓胡 细茸茸 直撅撅 马尾辫 披肩发 长波浪 羊角辫 板刷头 葫芦头 刺猬头 满头青丝 秀发如云 云鬟雾鬓 堆云砌墨 秀发柔美 蓬松自然 油光可鉴 鬓如银霜 须眉皓齿 银髯飘拂 三络长髯 红颜银须 须髯如戟 柔软顺滑 光泽油亮 浓密飘洒

佳句宝典

她那稠密而蓬松的头发,像天空中的乱云,把那张可爱的脸点缀得更富有情趣。

德拉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起伏闪亮。

不知何时,乌黑的头发中间钻出了一根害羞的白发。

那女孩美丽乌黑的头发,缎子一般光滑,如瀑布般垂在腰间,美得令人销魂。

她一头鬈起的凌乱头发,如一簇美妙蓬松的细草,又似一簇舒卷的轻云。

弟弟的头发又黑又密,一部分竖起来,一部分压平了,乱蓬蓬的活像一个草窝。

他大脑袋上的头发毛茬茬的,像团起来的剌猬。

无论何时何地,刘老师总是将一头黑发梳得那么平贴和整齐。

一头卷发裹着这圆圆的脸,仿佛快要吞掉这张脸。

他那粗硬的赛过马鬃的黑发,垂落在他那很神气的眉额上。

奶奶那麻网似的一头白发飞张着。

老汉满脸皱纹,颏下那几绺稀稀拉拉的胡须全白了,亮似寒霜。

哥哥的嘴角萌发了一层绒毛一样的胡须,以此向人证明: 他已不是小孩了。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片断精选

习作佳段

邻居家的小女孩整天蹦蹦跳跳的,她头上扎了两条细细的直撅撅的小辫子,辫梢上的发卡像一对翩然起舞的彩蝶。眉毛下那双不大的眼睛亮得像一汪透明的春水,秀气的鼻子下面,那色泽红润的樱桃小嘴正在唱歌,随着口形的变化,两腮酒窝便相应地时隐时现,时深时浅。

我的记忆深处,有一张欧洲人的脸。那被棕色的略带卷曲的头发覆盖着的宽阔的前额,那高高的鼻子,那碧蓝的深深凹陷的眼睛,那抿成一条线的双唇,那蓬松的络腮胡子,便构成了一张坚毅而又开朗的脸庞,这就是我的法籍教师——伊凡先生。

他摘下帽子,拍打着身上的积雪,我才注意到他的头又圆又亮,光溜溜的像抹了油。头顶上几绺又细又短的毛发,像旱地里几棵枯黄的禾苗。此人浑身充满着力量,眼睛光芒四射,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

那老头约莫五十岁,脸上干干净净的,一双含笑但不算灵敏的眼睛。最令人称奇的是嘴唇上的胡子,并不像一般人的八字胡垂到口角两边,而是一顺风地歪到右边。

名家名段

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二十年前早留胡子,那时候做官的人上唇全毛茸茸的,非此不足以表明身份,好比西洋古代哲学家下颔必有长髯,以示智慧。他在本省督军署当秘书,那位大帅留的菱角胡子,就像仁丹广告上移植过来的,好不威武。他不敢培植同样的胡子,怕大帅怪他僭妄; 大帅的胡子是乌菱圆角胡子,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菱尖角胡子。谁知道没有枪杆的人,胡子也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嘴角两旁,像新式标点里的逗号,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能够飘然而袅。

——钱钟书 《围城》



直挺挺的美国人蓄着马蹄铁那样半圈的胡子; 高傲的英国人的,仿佛是一柄铺在胸前的毛扇子; 西班牙人的,是一片连到眼睛底下的黑毛; 罗马人的,模仿意大利王维克多——艾马吕埃赠给意大利的那种浓而多的髭须; 奥国人颊上的胡子固然很多,但是下颏却剃得很干净; 一个俄国将军,他嘴唇上如同佩着两支长矛; 而那些法国人的含媚的髭须,都表现出世上各种胡子的新花样。

——〔法〕 莫泊桑 《苡威荻》



她头上几绺乌而发亮的刘海短发从额头披下,显得鸭蛋型的脸更加红润,那一对机灵的大眼睛,明镜一般,好像啥事体经过她这对眼睛都可以看得透彻。她比他矮不到半个头光景,身子很灵活,虽没有他的身子那样结实,却十分健壮,苗条而不虚弱,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她穿着一身浅蓝的布衣布裤,背上拖着两根辫子,脸上没有一点脂粉,也没有任何修饰,可是朴素天然,出落大方,保存着农村少女的那种自然风韵。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白领子朝下翻,露出她的脖子。一条中缝顺着脑壳的弧线,轻轻下去,分开头发;头发黑乌乌的,光溜溜的,两半边都像一块整东西,几乎盖住了耳朵尖,盘到后头,挽成一个大髻,又像波浪一样起伏,朝鬓角推了出去。

——〔法〕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在家里,她的头发分开来梳,像一条白虹,从这耳边到那耳边成了一个弓形。在这条线的前面,覆盖着密密的,一盘盘的卷发,后面梳拢得很光润,结成一个发髻。

——〔英〕哈代《卡斯特桥市长》



她的头发是真正金色的,并不是那种浅淡的金色,也不是那种略带灰色的金色,那是一种大可矜夸的金色,把面貌都显得暗淡了; 因为在这么光彩的美丽金发的掩映之下,把面貌对比得软弱无力了,她的头发是一种活泼的、鲜明的、黄金般的色彩,是她人品上最美丽的部分。

——〔法〕 乔治桑 《安吉堡的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