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韩非子》·五蠹(节选)》原文、赏析、鉴赏

《先秦文学·《韩非子》·五蠹(节选)》原文、赏析、鉴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2〕;有圣人作〔3〕,构木为巢〔4〕,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5〕,号之曰有巢氏〔6〕。民食果蓏蜯蛤〔7〕,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8〕,以化腥臊〔9〕,而民说之〔10〕,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1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13〕,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14〕,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15〕。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16〕,论世之事、因为之备〔17〕。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18〕,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19〕,冀复得兔〔20〕。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21〕,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22〕,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23〕,人民少而财有馀,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24〕。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25〕,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26〕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27〕,采椽不斲〔28〕;粝粢之食〔29〕,藜藿之羹〔30〕;冬日麑裘〔31〕,夏日葛衣〔32〕,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33〕。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34〕,股无胈,胫不生毛〔35〕,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36〕。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37〕。今之县令〔38〕,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39〕,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40〕,轻辞古之天子〔41〕,难去今之县令者〔42〕,薄厚之实异也〔43〕

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44〕;泽居苦水者〔45〕,买庸而决窦〔46〕。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47〕;穰岁之秋〔48〕,疏客必食〔49〕。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50〕。是以古之易财〔51〕,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52〕,势薄也;重争土橐〔53〕,非下也〔54〕,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55〕。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56〕,称俗而行也〔57〕。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58〕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59〕,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60〕,遂王天下〔61〕。徐偃王处汉东〔62〕,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63〕,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64〕,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65〕,非道也。”乃修教三年〔66〕,执干戚舞〔67〕,有苗乃服〔68〕。共工之战〔69〕,铁铦短者及乎敌〔70〕,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71〕。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72〕。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73〕,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74〕。”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75〕。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76〕。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77〕,使敌万乘〔78〕,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79〕

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80〕;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81〕,犹无辔策而御駻马〔82〕,此不知之患也〔83〕。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84〕”,则视民如父母〔85〕。何以明其然也? 曰:“司寇行刑〔86〕,君为之不举乐〔87〕;闻死刑之报〔88〕,君为流涕。”此所举先王也〔89〕。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90〕。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91〕,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92〕;君虽厚爱,奚遽不乱〔93〕! 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94〕,此以效仁〔95〕,非以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96〕,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且民者固服于势〔97〕,寡能怀于义〔98〕。仲尼〔99〕,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100〕。海内说其仁、美其义〔101〕,而为服役者七十人〔102〕。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103〕。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104〕。鲁哀公〔105〕,下主也〔106〕。南面君国〔107〕,境内之民,莫敢不臣。民者固服于势,势诚易以服人〔108〕。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109〕。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110〕。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111〕。今学者之说人主也〔112〕,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113〕,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114〕,此必不得之数也〔115〕

〔1〕本篇是《韩非子》的第四十九篇,是体现韩非法治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2〕胜:制服,胜过。

〔3〕作:出现、产生。

〔4〕构木:架木。

〔5〕王:动词,称王,做君主。下同。

〔6〕号之曰有巢氏: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传说中远古时期发明构木为巢的人。

〔7〕果:果实,指木本植物的果实。蓏 (luo):草本植物的果实。蜯蛤(bangge):水产贝类动物。蜯:同“蚌”。蛤:蛤蜊。

〔8〕燧:指钻木取火的木燧。

〔9〕化腥臊:指做成熟食,除去腥臊之味。化:解,消除。

〔10〕说:通“悦”,指爱戴。

〔11〕燧人氏:古代传说中教人取火的人,有的把他算作三皇之一。

〔12〕鲧(gun):传说是禹的父亲,因为偷了天帝的息壤来堵截洪水而被杀。决渎:指开河排水。决:开通。渎:入海的河流。

〔13〕暴乱:暴虐淫乱。

〔14〕夏后氏:指夏王朝。古史说禹受舜禅,建立夏朝,也称夏后氏。

〔15〕新圣:当代新起的圣人,指当代有作为的君主。

〔16〕意思是说:圣人治国不一定要按古代办法去做,不必效法古代的惯例。期:希望,期望。脩:同“修”,学习。法:效法。常可:永远适宜之道,指古道。可:宜。

〔17〕意思是说,研究当世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论:研究。备:设施,措施。

〔18〕株:树桩。

〔19〕耒:耕田的农具。

〔20〕冀:希望。

〔21〕先王之政:先王之法。政:政治、法令。

〔22〕丈夫:指成年男子。

〔23〕事力:从事费力的劳动。养:给养,指生活资料。

〔24〕大父:祖父。

〔25〕劳:辛劳。供养薄:可用于奉养的物品很少。薄:少。

〔26〕倍赏累罚:加倍的赏赐、繁多的刑罚。

〔27〕茅茨不翦:用茅草作房顶,也没有修剪整齐。茨:用茅草铺盖的房顶。翦:修剪。

〔28〕采椽(chuan)不斲(zhuo):用栎木作房檩,也不雕饰。采:栎木。椽:圆的房檩。:雕饰。这两句极言居处的简陋。

〔29〕粝粢(li zi)之食:指粗劣的饭食。粝:粗米。粢:谷子。

〔30〕藜藿之羹:指用野菜做成的羹汤。藜:即灰菜,嫩时可食。藿:豆叶。这两句极言饮食粗劣。

〔31〕麑(ni)裘:用小鹿皮做成的皮衣。麑:小鹿。

〔32〕葛衣:麻布做成的单衣。

〔33〕监门之服养:守门人的吃穿。监门:看门人。亏:少。

〔34〕耒臿(cha):泛指农具。臿:翻土的锹。为民先:作民众的先导,意思是率领民众劳动。

〔35〕“股无”二句:意思是极言奔波辛劳之苦。股:大腿。胈(ba):腿上的汗毛。胫(jing):小腿。

〔36〕臣虏之劳:指奴隶的劳苦。臣:仆役。虏:俘虏。古时俘虏多充作奴隶。

〔37〕古传天下:所以,把天下传给他人。古:通“故”,所以。多:重,赞誉。

〔38〕县令:指诸侯国内县邑之长。

〔39〕累世:世世代代。絜(xie)驾:指乘车,比喻显贵。絜:拴、系。

〔40〕让:辞让。

〔41〕轻辞:容易辞让。

〔42〕难去:难以放弃。

〔43〕薄厚:指实际利益的多少。

〔44〕“夫山居”二句:在山上居住而到山谷汲水的人们,媵腊之祭时可以水相赠。媵(lu)腊:祭礼名,是古代酒食宴饮之期。媵:祭祀饮食之神的节日,时间因地而异,河东、冀州一带在八月初一,楚人则在十二月。腊:岁终祭祀百神的节日。

〔45〕泽居苦水:居于低洼之地而苦于水患。

〔46〕买庸:雇工。庸:通“佣”。决窦:疏通水道。

〔47〕饟(xiang):同“饷”,馈送食物。

〔48〕穰(rang)岁:丰年。

〔49〕疏客:关系疏远的客人。食(si):给饭吃。

〔50〕多少之心:指粮食多与少时的心情。按乾道本“心”作“实”,指粮食多少的实际情况。

〔51〕易财:轻财,对财物看得轻。

〔52〕高:高尚。

〔53〕重争:重于争求。土:当作“士”,同“仕”,仕进。橐:通“托”,托身,指依附于诸侯或卿大夫。

〔54〕下:卑下。

〔55〕议多少、论薄厚:考虑财物的多少,研究权势的大小轻重。论:评议,研究。政:政令。

〔56〕戾:暴戾,残暴不仁。

〔57〕称(chen)俗而行:适应社会的情况而行动。称:符合,相适应。

〔58〕意思是:情况是依据社会的不同而异,而措施要适应于不同的情况。

〔59〕丰、镐(hao)之间:丰、镐一带。丰,古邑名,在今陕西户县东。镐:古邑名,在今陕西长安西南。周文王曾把都城由周原徙至丰邑,周武王又迁至镐。

〔60〕怀西戎:使西戎归附。怀:安抚,用感化的方法而使之归附。西戎:古代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61〕王(wang):称王。

〔62〕徐偃王:西周穆王时徐国国君。汉东:汉水以东。徐国封地在今江苏徐州一带,因为江、淮诸侯多从之,所以泛指汉东。

〔63〕荆文王:楚文王,春秋时楚国国君。按荆文王春秋时人,徐偃王西周时人,上下相距三百余年,不可能相伐。旧史载:徐偃王曾合九夷之兵伐周,周乃令荆伐徐,偃王爱民,不忍作战,遂为楚所败。伐徐者非楚文王,此处可能为误记。

〔64〕有苗:即三苗,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有,语助词。

〔65〕“上德”二句:倡行德化不够深厚而使用武力。上:通“尚”,崇尚,提倡。德:指文德教化。

〔66〕修教:修行教化。

〔67〕干戚:盾和斧。

〔68〕有苗乃服:据《尚书》记载,舜为了宣扬德教,执干羽舞于两阶,七十天后,有苗就来归附了。

〔69〕共工:传说中的人物。关于其身份说法不一,或说为尧时水官,或传为“四凶”之一。但有关战争者,与他联系很多,如《吕氏春秋·荡兵》:“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又传与颛顼争帝、与高辛争帝等。可见是与战争相关的一个人物。

〔70〕铁铦(xian):铁臿一类。本为农具,疑即类似的兵器。短者:乾道本作“矩者”,当从。距,跃,飞跃过去。这里意思是说手执利兵,飞跃过去,攻击敌人。

〔71〕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意思是说,干戚之舞适用于古代,但不适用于现代。

〔72〕“上古”三句:上古在道德方面竞争胜负,中古时期以智谋追逐短长,当今在勇力上争夺高下。

〔73〕辩:辩论,头头是道。

〔74〕非斯言所谓也:不是像您所说的那一套。指所想要的土地与游说的言辞不是一回事。

〔75〕去门十里:离都城城门十里。界:边界。

〔76〕持国:保有国家。持:守。

〔77〕循徐、鲁之力:充分发挥徐、鲁两国的力量。循:遵循,这里是指充分利用,全部发挥。

〔78〕使敌万乘:让他们抵抗万乘之国的进攻。万乘:万辆兵车,指大国。〔79〕欲:欲望。

〔80〕新故异备:指新旧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81〕宽缓之政:指仁德政治。急世:指乱世。

〔82〕辔策:马辔头和马鞭。

〔83〕知:同“智”。

〔84〕称:称道。

〔85〕则视民如父母:那么先王看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儿女。或改“视民”为“民视”,与下文语气不协,非。

〔86〕司寇:古代主管刑狱之官。行刑:执行刑罚,指处死犯人。

〔87〕不举乐:不演奏音乐。举:举行。

〔88〕报:判决。

〔89〕“此所”句:这就是儒、墨所称许的先王了。举:推重,称许。

〔90〕“夫以”三句:意思是如果以为君臣之间能做到像父子那样就一定天下太平,由此推而言之,那么父子之间就一定没有纠纷了。乱父子:存在矛盾的父子。

〔91〕先:超过。

〔92〕见(xian)爱:表现出慈爱。见:同“现”,显露,表现。治:指团结和睦。

〔93〕奚遽不乱:为什么就不作乱。奚:何,怎么。遽:即。

〔94〕以法行刑:按照法律实施刑罚。

〔95〕此以效仁:这种办法只能表示仁爱。效:明,表明。

〔96〕“先王”二句:先王仍然依照法律执行,而不受他的悲泣的影响。这指上文“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但终不废死刑这种情况。胜:使……取胜。听:从。

〔97〕固服于势:总是服从于权势。

〔98〕怀于义:被义所感化。

〔99〕仲尼:孔子字。

〔100〕修行明道:修身律己,宣扬大道。道:指孔子所宣扬的仁、义等道理。

〔101〕说其仁、美其义:悦慕和赞美他的仁、义的。说:通“悦”。

〔102〕为服役者:给他效劳的。指跟随孔子左右向他学习的。七十人:据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而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七十,举其成数而言。

〔103〕贵仁:以仁为宝贵,指重视仁。能义:以义为能,指实行义的原则。

〔104〕仁义者一人:能实行仁义的只有一个人,指孔门师徒只有孔子一人能行仁义而已。

〔105〕鲁哀公:春秋末鲁国君主,在位二十七年。

〔106〕下主:庸主,才能不高的君主。

〔107〕南面:面南而坐,指为国君。君国:统治国家。君:君临,指统治。

〔108〕诚:诚然,确实。

〔109〕顾:反而,反倒。

〔110〕服其势:服从于他的权势。其:指鲁哀公。

〔111〕乘势:凭借权势。臣:使……为臣。

〔112〕说(shui):游说。

〔113〕务:必,一定。

〔114〕列徒:指上文所说孔子的七十弟子。

〔115〕不得之数:不能实现的道理。取:取得。数:理。

《五蠹》是集中体现韩非的法治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所谓“五蠹”,是指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事于门而逃避兵役之人)、商工之民等五种人。作者把他们比作治国的蠹虫。本文着重说明法治、耕战是富国强兵之道,而这几种人是无益于耕战的,应该加以打击。作者从历史的进化观点出发,用类比、比喻和逻辑推理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语言犀利深刻,具有逻辑力量,充分体现了韩非散文严谨峻峭的风格。这里节选了文章的前一部分,主要说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变”、“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道理,指出历史是发展的,当今之世,法治才是唯一的治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