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友书·出师表》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友书·出师表》注释与鉴赏

三国蜀·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宣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B40,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① 先帝: 去世的皇帝,指刘备。创业: 创立基业。崩殂(cú): 天子死称崩,又称殂。② 三分: 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③ 益州: 214年刘备进占益州,建蜀国。这里以益州代指蜀国。疲弊: 国力困乏衰败。④ 秋: 这里作“时”解。⑤ 追: 追念,怀念。殊遇: 特殊的厚遇。⑥ 陛下: 古时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刘禅。 ⑦ 开张圣听: 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即广开言路。⑧ 光: 发扬光大。⑨ 恢弘: 发扬扩大,这里引申为振奋。⑩ 妄自菲薄: 随便看轻自己。⑪ 引喻失义: 言谈失去大义,说话不恰当。引喻: 称引,比喻。义: 适宜。⑫ 宫中: 指宫廷内部。府中: 指丞相府。⑬ 具为一体: 不论宫中的侍臣和府中的官吏,都是蜀汉之臣,没有亲疏之别。 ⑭ 陟(zhì): 进用提升官吏。罚: 惩罚。臧: 善,表扬。否(pǐ): 恶,责备。⑮ 作奸犯科: 干了坏事,触犯法律。科: 律条。⑯ 有司: 专管某种事情的部门或官吏,即主管部门。⑰ 平明: 公平明察。理: 同治。⑱ 内: 指宫中。外: 指府中。 ⑲ 侍中、侍郎: 都是皇帝亲近的侍臣。郭攸之: 字演长,南阳人,当时任侍中。费祎(yī): 字文伟,江夏人,当时任侍中。董允: 字休昭,南郡人,任黄门侍郎。⑳ 良实: 善良诚实。 ㉑ 志虑: 志向和思想。忠纯: 忠诚纯正。㉒ 简拔: 选拔。㉓ 裨: 补益。阙: 同缺,缺点,过失。漏: 疏忽。㉔ 向宠: 襄阳人。刘备伐吴兵败,宠营独完好无损。刘禅即位,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诸葛亮北伐时,上表后主,迁宠为中领军。 ㉕ 性行: 禀性和行为。淑均: 善良公正。㉖ 行陈(zhèn,通阵): 军队的行列,这里指军队。㉗ 先汉: 指西汉。㉘ 桓、灵: 指东汉末年的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他们宠信宦官,排斥忠良,政治日趋腐败,造成汉末大乱。㉙ 侍中: 指郭攸之、费祎。尚书、长史、参军: 均职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㉚ 贞亮死节: 坚贞忠直,能以死报国。㉛ 布衣: 平民。㉜ 卑鄙: 出身卑微,见识鄙陋。㉝ 猥(wěi)自枉屈: 指刘备屈尊俯就自己。㉞ 驱驰: 奔走效劳。㉟ 倾覆: 指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为曹操击败于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㊱ “故临崩”句: 指刘备临终时,将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㊲ 夙夜忧叹: 形容为国事日夜操劳。夙夜: 早晚。㊳ 五月渡泸: 指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年)南征孟获事。泸: 泸水,金沙江的支流。 ㊴ 不毛: 不毛之地,贫瘠不长植物的土地。㊵ 奖率: 奖励和率领。㊶ 中原: 这里指曹魏统治地区。㊷ 驽钝: 自谦才能平庸、低下。驽: 劣马。钝: 刀刃不锋利。㊸ 攘除: 排除,扫除。㊹ 旧都: 指长安、洛阳之地,两汉曾分别建都于此。㊺ 斟酌损益: 衡量得失利害,决定去取。指政务上的兴利除弊。㊻ 慢: 怠慢。㊼ 彰其咎: 暴露他们的过失。㊽ 谘诹(zī zōu): 询问。善道: 治理国家的好办法。 ㊾ 察纳雅言: 审察采纳正确的言论。雅: 正。㊿ 追: 追念,追思。先帝遗诏: 指刘备给刘禅的遗言。刘备临死前,告诫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年,曾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称“卧龙”。助刘备建立蜀汉,为丞相。后受托孤辅佐后主刘禅,曾五次出兵伐魏,争夺中原。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有《诸葛亮集》四卷。

[鉴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对诸葛亮一生的感叹。尽管这位蜀相未能最终兴复汉室,然其忠、智、诚的优秀品质却已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这篇《出师表》也作为能照见诸葛亮灵魂的名篇,代代传诵不已。写此文时,诸葛亮正处于两难境地: 欲复汉室,必图中原,出师势在必行;然国内的后主阿斗资禀昏懦,比昵嬖幸,实难远离。于是就有了这篇感人肺腑的表章。文章分析形势,指点朝政,中心却始终围绕着“亲贤臣、远小人”展开。始以“开张圣听”起,尾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收,真可谓披肝沥胆,坦诚备至。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刘备,因至诚而反复,因反复更见至诚,句句皆是从血性中流出。诸葛一生,无意于文,然这篇《出师表》却写得剀切周详,质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