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情书·与妻书》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情书·与妻书》注释与鉴赏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注释]① 意映: 陈意映,林觉民妻子。② 司马春衫: 应为“司马青衫”。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后世常用“司马青衫”比喻极度悲伤的心情。③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意思是自己对国事不能无动于衷。太上: 旧称思想境界最高的圣人。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子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子女。语出《孟子·梁惠王上》。⑤ 寸管: 毛笔的代称。⑥ 依新: 林觉民的长子。 ⑦ 意洞: 林觉民的别名。二意洞即两个林觉民的意思。⑧ 心电感应: 近代有些唯心主义者认为,人死后心灵还有知觉,能和活人的精神、心情交相感应。⑨ 的的: 的确。⑩ 偶我: 做我的配偶。⑪ 辛未: 作者笔误,应为辛亥。念六: 即二十六。⑫ 诸母: 指作者家中的伯母、叔母等。

[作者]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侯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鉴赏]这是林觉民在广州起义前三天(1911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六日)写在手帕上的绝笔信。作者就义后,此书由他的朋友转交给他的妻子。

这是一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遗书。其中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博大胸怀,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甘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中国民主进程铺路石的牺牲精神,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而作为一封给爱妻的遗书,其中更为感人的是一个临死前的人对自己心爱者的无限眷恋和顾念,以及为了国家民族前途,只能忍痛割爱的悲壮情怀!“无情未必真丈夫。”在撒手人寰之际,作者深情地想起梅筛月影、携手低语的温馨岁月,想起“汝先死,吾担悲”的无私心愿。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却为了民主大业毅然赴死。对生的依恋和对死的坦然,形成如此强烈的对比,令读者不禁把卷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