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作文论点论据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家教(family education),指家长对子女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也泛指请家庭教师对孩子的功课进行辅导。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时便开始了,并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智力开发程度以及形成的性格等往往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家教对孩子尤为重要。为人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教。从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来看,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极其重大,任何父母都不可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工程,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不断地了解教育的新成果和成功的家教经验。
[析题]可以写出你对自己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切身体会,也可以写令你深有感触的家教故事,进行评价议论,还可以从整体上,写出你对家教本身的综合评价,探索成功家教背后的因素,等等。总之,写法不一。
[温馨提示]家教,即 “家庭” 和 “教育” ,这两个名词相互限定。所以不可以单纯地写家庭,也不可以宽泛地写 “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写家庭成员,在写时要注意挖掘其教育意义。

思路导引


家教是什么?应该说,家教在家庭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除了家长对孩子有意识的、自觉的正面教育之外,还包括其他因素:比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家长的思想观点、处事方式、人格魅力、胸襟情怀等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孩子;父母的感情好坏,家庭的温馨与否,也同样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深深的烙印,从而影响其性格发展。
一方面,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伟大祖国的建设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赋予每位家长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从孩子出生时起,家长就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另一方面,家庭的成员、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地理位置、兴趣爱好等都是构成人才成长的第一背景,对一个人的立志、兴趣、爱好、发展等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孩子来讲,学习无时无处不在,家长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必然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它不但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健康的成长环境,更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的家庭教育,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做事、学习、生活,如何面对困难、面对人生,为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前途,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点集锦


1.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
2.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3.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一生。
4.当孩子一开始呼吸时,教育就开始了。
5.孩子是映照父母行为的镜子。
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9.家庭教育不应给孩子太多压力。
10.父母应教孩子自己去学走路。
11.家庭教育应掌握正确的方法。
12.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

—— (先秦)孔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 〔先秦〕韩非子


※爱迪生幼年的故事,给了我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抓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爱护才能保全。

—— 陶行知


※*懂得对儿童进行体育、智育及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 〔英国〕斯宾塞


※教育随着生命开始,在我们察觉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诲已很难将它移动及改变。

—— 〔英国〕莎士比亚


※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

—— 〔美国〕里根


※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

—— 〔美国〕爱默生


※母亲的责任之一,是从孩子的童年时代起,就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性格和志向。

—— 〔美国〕萨提尔


※我觉得一般人教育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这一点没有及时加以充分的注意;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

—— 〔美国〕洛克


※孩子的命运常常是由其母亲造就的。

—— 〔法国〕拿破仑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 〔法国〕卢梭


※家庭集体的完整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 〔苏联〕马卡连柯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

—— 〔苏联〕马卡连柯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

—— 〔日本〕池田大作


※即使是孩子,也有一个人格,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前提必须明确。

—— 〔日本〕池田大作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对幼儿的影响最大。

—— 〔德国〕克鲁普斯卡娅


※我们仅仅指望给孩子们两份永久的遗产:一份是根,一份是翅膀。

—— 佚名


[事实论据]

*孟母择地教子


人的教育与他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三字经》中有一句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是孟子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孟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幼年丧父,靠母亲纺织为生。幼年时期,孟子性好模仿,他家住在墓地旁边,游戏时就学埋死人,“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把家迁到了集市旁边。孟子又学人做买卖,“嬉戏为贾市”。孟母认为这也不是好居所,又迁于学宫之旁,孟子朝夕学习礼节、诗书。孟母认为这才是最好的环境,于是在此定居。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成为一代儒家宗师。于是孟母择地教子的故事传为佳话。
论题链接 ①母爱②亲情③方法

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


爱因斯坦4岁时,还不会说话,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 “低能儿” 、 “傻子”。上小学后,爱因斯坦仍然表现得很平庸,学校当时的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讥笑和嘲讽,使小爱因斯坦情绪极为低沉。担任工程师的父亲面对人们的讥笑和议论,尤其是面对训导主任的预言,并没有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他为爱因斯坦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好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情绪高涨地搭到第14层,后来爱因斯坦走上了漫漫的科学征途,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论题链接 ①信念②亲情③挑战

曹操节俭树榜样


曹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教子很严的家长。他在《诸儿令》中说:“儿子年幼的时候虽然我都喜欢,但长大了要有才干我才会重用他。我这不是说假话。我不但对大臣没有偏心,对儿子也不会有任何偏袒。” 他为了教育儿子节俭,不要奢侈浪费,自己言传身教,平常自己穿的多是打了补丁的衣服。他的夫人在曹操位居魏王以后仍是一身布衣,在油灯下面纺纱织布。
论题链接 ①爱心②亲情③父亲④节俭

《颜氏家训》之由来


颜之推是六朝时的着名学者,他写出了一部完整的家庭教育专着——《颜氏家训》。为什么要写家训呢?原来,在他小的时候,双亲相继去世,哥哥十分疼爱他,对他要求不严格,他因此染上了不少恶习。成年后,他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每天磨炼自己,但积习难改。为使子孙后代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颜之推便潜心着书,终于写成了20卷的《颜氏家训》。
论题链接 ①自省②改过③得与失

*富裕的家庭,苛刻的父亲


洛克菲勒是闻名全球的富豪。然而,他的6个子女,却并没有享受到这奢华的豪门生活。洛克菲勒倡导平民化的教子方法。他规定:零用钱按年龄的大小而有所不同。10岁以前每周3角,10岁以后每周1元,12岁以上每周2元。另外,要求子女对所用零用钱都要详细记录。如果属于不正当花费,下次发时要扣回。另一方面,他还鼓励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来获得额外的补贴。
论题链接 ①父爱②方法③磨炼

大教育家教儿子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 “追求真理做真人”,要求教育者要为人师表。他对自己的子女也一样严格要求。他的儿子陶晓光想进成都无线电厂,需要学历证明。陶晓光没有正式的文凭,于是他就背着父亲到晓庄师范弄了一张文凭。此事不久就被陶行知发觉了。他立即电告陶晓光,要他立即将文凭寄回晓庄师范,并寄去一封信,批评他的错误行为。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教导儿子要弃虚务实。
论题链接 ①成长②正直③诚信

中日家长迥异的教育观


挫折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日本东京一所小学为学生设置了新课:用洗衣板洗衣,用扁担担水,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诉孩子们:四五十年前的日本人就是这样生活的。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家长常有这样的心态: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受任何委屈,考上好的大学。孩子缺乏吃苦经历,缺乏遭遇挫折及失败的准备,一旦挫折降临,便无法应对。
通过两国家长教育方式的比较,你收获了什么?
论题链接 ①得与失②方法③逆境

让孩子学会自理和自立


在一些国家里,父母普遍都很重视子女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的培养。在美国,家教是以培养子女自食其力为出发点的。父母为让子女从小懂得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极力鼓励他们到外面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少中学生还提出了 “要花钱自己挣” 的响亮口号。在瑞士,初中毕业的女学生,必须到有教养的家庭当一年左右的佣人。她们上午劳动,下午则继续上学读书。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便教导他们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全家外出旅游时,无论多么小的孩子,自己的东西都由自己来背。上学后,许多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参加劳动挣钱,自食其力。在大学校园里,勤工俭学蔚然成风,连富家子弟也不例外。他们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做家庭教师,以此挣得自己的学费。
论题链接 ①方法②磨炼③成长④自理与自立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 “哇——” 公园里,一个孩子不心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惊慌地跑过去。抱起孩子,一边掸去孩子身上的灰尘,一边不停地自我责备:“乖乖,别哭,是妈妈不好,没搀扶你。乖乖,你打妈妈几下吧!” 孩子果然用他那稚嫩的小手,拍打着妈妈的脸,慢慢地露出了笑容。
“哇——” 公园里,一个孩子不小心跌倒了,年轻的妈妈急忙跑过去。她没抱起孩子,只是站在孩子身边:“好孩子,爬起来吧!哪儿跌倒就在哪儿起来,这才是坚强的孩子。” 孩子仍然在哭,仍然在撒娇。妈妈还是劝导:“站起来吧,站起来才是一个男子汉。” 孩子扭捏了半天,最终还是自己站了起来。
2.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 〔苏联〕马卡连柯


要求:①这两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文字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 “家教” 范围内。③题目可自拟。④1000字左右。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让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地死掉。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掉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路,只能由自己去走。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 “鹰” ?他们从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着洗衣洗被,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说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洛克菲勒教子自立的故事或许可以给有些父母一些启示。洛克菲勒是闻名全球的富豪。然而,他的6个子女,却并没有享受到这奢华的豪门生活。洛克菲勒倡导平民化的教子方法。他规定:零用钱按年龄的大小而有所不同。10岁以前每周3角,10岁以后每周1元,12岁以上每周2元。另外,要求子女对所用零用钱都要详细记录。如果属于不正当花费,下次发时要扣回。另一方面,他还鼓励子女参加家务劳动来获得额外的补贴。
所以,正确的家教观念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斯宾塞说过:“无论是从父母本身的幸福看,或是从对子女和后代的性格和生活的影响上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懂得对儿童进行体育、智育及德育教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教育与他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三字经》中有一句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讲的是孟子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孟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幼年丧父,靠母亲纺织为生。幼年时期,孟子性好模仿,他家住在墓地旁边,游戏时就学埋死人,“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母亲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把家迁到了集市旁边。孟子又学人做买卖,“嬉戏为贾市”。孟母认为这也不是好居所,又迁于学宫之旁,孟子朝夕学习礼节、诗书。孟母认为这才是最好的环境,于是在此定居。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成为一代儒家宗师。于是孟母择地教子的故事传为佳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父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从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经典点评 
对一个人而言,家庭是他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对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 “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的感触,而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理、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 “放飞孩子” 的必要性,新颖、深刻。行文旁征博引,列举了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几个例子,扣住中心不断渲染,充分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文章语言灵动,遣词准确,材料丰富,展示了作者相当不错的语文素养。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