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
何为贵?和为贵也。何谓和者?对曰:“阴阳相调,刚柔相济,否泰相随,风调雨顺,家国安宁者,谓之和。”
古语有云:“天地合而万物生。”正是有了和,才有了日月相和播撒光明于朗朗乾坤;才有了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万物股长;才有了“山如眉黛凝,水若眼波横。”的柔美与缱绻。和,是造物者赐予自然界最珍贵的礼物。
人亦如此,和则天下生,霸则自身死。
且看秦朝末年,群雄并起,战火纷纷,项羽才气过人,一马在前,执戟大喝,敌人无不害怕退却,百战百胜,被称为“西楚霸王”。但也正是这种天生的锐气与霸气,最终使自己灭亡。项羽欲以霸道治天下,霸道,“亡秦之后续也”,有违天道,不益于人和。最终自己身死国灭,悲怆自刎于乌江岸边。而汉高祖刘邦懂得与民休息,以和治天下,世代积累,至汉武帝一朝雄风尽显。
霸,不是破坏一切的力量,而是于困难面前不畏惧的姿态;和,不是一味退缩的态度,而是懂得以退为进的智慧。
和者,中庸以修身谓之小,安国抚民谓之大矣。
孟子,亚圣也。一身浩然正气。誓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此修身之功也,谓之小和。汉将霍去病,北上击敌,深入大漠,直捣王庭,俘虏匈奴贵族十数人,得以倾御酒于酒泉,封狼居胥山。武帝欲嫁之以公主,霍去病答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大和也。然则量我中华几千年者,知和之用者少矣,惜哉惜哉。
和与变,两极也。变者,和之兆也;和者,变之基也。
董仲舒曰:“天不变,道亦不变。”缪也。如果不能适时做出改变,就像一潭死水,虽然稳定,但腐朽之气已从内而外散发,其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商鞅曾曰:“圣人苟可以利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此利国之言也,终使秦国国富兵强,政通人和,横扫六国。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因循守旧,一味恪守古老的周礼,信奉经验主义,最终被楚国打败。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不遗余力推广儒学,颁布一系列封建化措施,极力推行社会变革,有力推动了民族融合,社会呈现出一派和乐的景象。
霸和相依,和分大小,和以变为用,至理也,后人需时时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