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福《万事皆需“和”》议论高中作文

万事皆需“和”

河南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 高一一班 李家福

“和”字出自中国,也具有一定的深远历史,“和”字的字形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却拥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天时地利人和”……等都是“和”所演化的文化,他们都讲究“和”,小小的“和”字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人接物的原则与智慧,由此可见,万事皆需要“和”。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和”一直是社会学和美学,以及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古时,对于事业成功上的探求,人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涵盖了成功之路的一切,天时是成就成功之路的机遇;地利是造就成功之路的环境;人和是实现成功之路的综合实力。正是因为人们对“和”的不断认识,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与奇迹。

在古时,“和”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蔺相如便是拥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在“完璧归赵”这件事发生后,蔺相如也因功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却以回避来应对廉颇,不与其发生冲突。在面对与廉颇的冲突上,蔺相如选择了以“和”化“敌”。在面对廉颇选择了容忍、退让,以国家的危难为主;假如蔺相如在冲突上选择了争斗,而不是讲究和为贵,那也就不会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赵国也可能会因此被灭国,而蔺相如的道德品质也不会被后人所称颂。

所以在道德上,我们应讲究“和”,以“和”为贵,方德服人成万事。

六尺巷被人广为所传,而起初这块地本是作为过往通道,后来吴家想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建房,双方发生矛盾。后张英得知此事,留下了千古佳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正是张家让出了这三尺地基使吴家为之感动让出三尺,也便形成了六尺巷。如今,这个故事依旧被人所传,不是因为多么有名声,是因为他们从本质上做到了人性上的“和”,从人与人之间多少会发生矛盾的基础点上来立足,做到了行为上的“和”。

在行为上,我们也应当做到“和”,从他人身上立足自己,从小方面做到“和”,以便成就大方面,为万事的成功打下基础。

如今,“和”依旧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等多方面的基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之一。放眼未来,“和”已是多方面的代表,只有在行为和道德上做到“和”,才能拥有更宽广的未来,才能立足万事上的成功。

指导老师: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