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一禾一口,解意为吃食。或许吃饱,便是古时百姓心中简简单单的和。这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真挚淳朴的愿望,亦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根本。
和其实很简单,它应是原生的,没有复杂外壳的。《广韵》曰: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它就像缠绵在生活琐碎缝隙中的一股清流,一曲钟乐,透着质朴的晶盈,温润而致简,清澈而至纯。
衣食所安既是和。天下社稷的战火,对于处于社会最基层的百姓始终是一场浩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颠沛流离的迷惘无助中实属常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衣食尚不得满足,何来心思求乐?乐,似乎只属于朱门中不见尊容的帘后,人檐角一具枯骨又怎配拥有?
虽说今时不同往日,然曾经人民最简单的对于“和”的心愿蕴含的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烙印,我们理当铭记。
家庭美满既是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和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愉悦,是凤协鸾和的平淡。“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伉俪爱厚,手足情深,妯娌义重,皆是这一小家之和的一点一划。“家”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有着人文的温度,流淌着千百年来的深深的眷恋。与洋不同,它不只是一处住所,它往往承载着义重情愫的联系,一种灵魂的传承。
家和万事兴,“和”原来真的如此简单,一个家庭的平稳运作,仿佛就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这才是“和”最原生的韵味,散发着一个古国大起大落千年也未曾改变的烟火气和温度。
也就如家国之论,小和亦不及大和。
《书o尧典》说:协和万邦。国家社会的繁荣昌盛、安稳康泰便是大和,包含了一切的衣食生活、家长里短之小和。古人说成事需天时地利人和,此和乃和谐之意,是人与人良好关系的表现。且和谐一词,蕴含着中国人世代所向往的“终极”,不极言大同之天下大和,至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不受凌辱。国破怎能“和”,家亡何以安!国家大局的安稳联系着千千万万户的小和。这便是所谓“大和”,这是中华民族对家国的重视,对安稳和平的希望。
这,便是中国民族的根的所在,一个“和”字,就是一颗颗华夏儿女炽热灵魂的出发点,就是精神烙印的本源。
从商代“和”字的出现,人们对于天下太平衣食所安的愿望开始,这个字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几千个春夏秋冬,其内蕴也越发深厚。
和,是一种安稳祥和的状态。
和,是一种联系着人们的关系和谐和睦的纽带。
和,是一种我们民族骨子里对于安定和平的美好向往。
小小一个字,已不只是一个符号,它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脊梁,我们必将为之奋斗。
原生之和,抛去一切修饰,其实就是的中国人传承下来的最本真的最真挚淳朴一种精神,一种向往、目标,是你我最宝贵的“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