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和?和睦,和谐,和衷共济......无论是哪一本古今流传的书,“和”字大多代表着美好,承载着人们关于家庭,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愿望。自中国上下几千年之中,“和”字所蕴含的内涵和深远意境,早已融入在中国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之中。
我们常说的“风和日丽”,其中就包含着“和”字。意思就是天气很好。除了指代天气以外,“和”字也有别的用法。和睦相处,即彼此很好的相处,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这之中便贯彻了“和”字。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家庭便得到保障,邻里乡亲之间融洽相处,社会便可以安定有序,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国际形势便是一片大好。
又如“和而不同”取自《论语》之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其实它还有下半句,“小人同而不和”。其意思就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当然,除了单纯指向人际关系,“和”字自然还有其他奥义。就比如:和衷共济。意思为:同心协力,克服困难。虽然乍一看似乎与上文之中提及的成语并无差别,但它也不仅仅只是代表了人际关系,齐心协力,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指代。由此,“和”字便从一种关系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从古至今,中国人向来讲求“以和为贵”。“和”字的奥义,深存于“三尺深巷”的故事中被口口相传,根植于廉颇与蔺相如的事迹中,被广为传播,也映射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警句之中。
而现代社会,更需要“和”字的加持,人与人之间迫切地需要“和”,不仅是表面上的和平共处,更是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善良。白天里衣冠楚楚的高层管理,也许在网上,没人可以发现自己的时候,肆意地去伤害别人,便成了恶语相向的“键盘侠”。
“和”源自内心,存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