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为没有月光才亮了路灯,还是因为亮了路灯而隐去月光,只看见大片大片的白光与合欢树苍翠的枝叶氤氲成一张裹挟着浓郁香气的网,网住灵魂,网住诗,交织成彩色的梦。
晓梦寻地坛
是一所幽静的古园,地上是红叶铺就的路。空气中弥漫着沉静的庄严。嵌在红叶中的车轮印,引领我来到一片瑟瑟作响的竹林。他果然在那林下。我看见他时而怒目,时而微笑,时而噙着泪水拍打自己已残废的双腿,时而静坐,眼神中透着希望的光亮,像是在谴责,在苦笑命运的不公。而在竹林的一隅,一个瘦小妇人久久伫立着,她在啜泣,在祈祷。夕阳的余辉铺洒,那妇人的身影久久定格在灿烂的晚霞中,是一幅绝美的画。
他,是史铁生。年轻时,他失去了双腿,甚至失去了母亲。在地坛一遍遍的四季轮回中,他挣扎着与命运斗争,用深邃的思想脱离躯壳的禁锢,怨天尤人的叫苦也化成笔下绽开的花朵,盛开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梦中。
忆梦赴上海
那是一九六二年的上海,在一所宽敞明亮的图书阅览室里,坐满了许多上海文人,这里,回荡着他铿锵的发言:“我有些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找毛病的人······他们声势浩大,寄稿制造舆论,到处打棍子······”演讲结束,空气凝结成冰。我看见一些文人欲鼓掌,手掌却坠满顾虑,抬不起来。他们知道这演讲会得罪什么大人物,因而怕。难道他不知道吗?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他又怎会不知?但他的良知不允许他保持沉默,为了捍卫中国文人的骨气,中华民族的气节,他也会勇敢地站出来。我鼓起了掌,也许他不能听见,但我希望他知道,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为他鼓掌。 他,是巴金。这次演讲之后,一直到他百年垂危之际,都有手持“棍子”的人明目张胆、肆意妄为地诋毁他。他选择了沉默,用那些诋毁者的口水,浇灌自己内心的铁树,撑起中华文化界的一片天。
梦里返魏晋
一所简朴的宅子,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一份字字扎心的绝交书。“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宣言仍回绕在他的耳畔,他又何尝不知道好友的秉性?他不过不想让好友的才华荒废罢了。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踱到庭院中,眼眸中是一弯清亮的月色。
他,是山涛;他的好友,是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固然让人心寒,倘若他能早些听到嵇康临终托孤的话“巨源在,汝不孤矣”,心中的结也许能早些释然吧。身为竹林七贤之一,他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入仕,这也许为他冠上不贤的名号,但不为人知的是他为官清廉,被司马昭评价“足下在事清明,雅操迈时”。他心中有国,乐于荐才。举荐嵇康一事更是是他背负千古骂名,但他不悔,我想。
梦终
我久久地徘徊在这彩色的梦中,不经意间,裹挟着诗的风吹散了烟云,现出一片皎洁的月色。
作文点评:
文笔优美,构思新巧。三事例少些内在联系,文题相扣不太严密。
文笔不错,清秀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文章内容令人啧啧称奇,不禁感慨作者的文采,十分好
文采很好,习作很用心,三个小标题也很新颖别致,希望能够看到你更为完美的习作。
读罢文章不禁感叹,高一学生有知此才情,文仗底蕴深厚构思精巧,三个小标题与题目与首尾浑然一体,既使文章丰满紧凑,语言凝练大气,如诗如画。文章含蓄,耐人寻味。
开头不错,首尾呼应。收尾太简,抒怀太少。阅历交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