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依明《吸取教训,砥砺前行》记叙高中作文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母亲和他的国人被贴上不少“中国式”的负面标签,成了缺乏文明素质、充斥问题的标志:今时今日,我们的伟大“中国”终于逐渐成为文明、互励、共赢、富强、美丽的代名词,让我们不禁为之惊呼,“厉害了,我的国!”从“中国式”到“中国”的变化,让我们可喜,亦值得我们反思,这些称呼名词,提醒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砥砺前行。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占据新闻头条,““中国式”旅游”激起舆论层层浪花;而如今,“中国智造”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自信”注入中国人血液里……从““中国式””到“中国”,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去除的不仅仅是一个字,更是中国波澜壮阔的史诗高亢中的刺耳杂音。从“中国式××”到“中国××”是质的变化。所谓“中国式”,指的是反映中国人行为方式及中国社会特点的行为的抽象概括,只有极其普遍或特点鲜明的行为才能冠以中国的名字,才能变为中国的特点。悲哀的是,“中国式”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如“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了漠视规则,轻视生命的态度;“中国式旅游”则免不了包含着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中国式环境”还显露着作家王小波在上世纪末批判的“无人为公共环境出力的现象”。然而渐渐的再出现这些字眼时,中国人的无谓心态少了,谴责声多了,渐渐的越来越多冠以“中国”的名词取而代之。“中国”是大国风貌、大国气度、大国担当的代表,不再是国民行为,而是民族风貌的凝炼,这类词的流行反映了国家风范的显著改变。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从经济基础方面看,是中国日渐强盛的国力,是科教兴国的战略,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是“中国智造”频频出现;从思想素质上来说,是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电视上的宣传广告,公交车上的滚动标语,使国人的素质提高,使“中国自信”成为可能;从精神气质方面讲,是工匠精神的深入人心,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信念与追求,铸造了一个个中国大师。在中国的强盛气势下,“中国式”便相形见绌,“中国式”行为便日渐减少了。

然而“中国式”词语的减少,并不表明中国的种种社会弊病就此销声匿迹,词语的流行反映的是与词语相关的现象成为大势所趋,可我们也不能忽视危险的暗波涌动。在新时代,我们一方面要批判存在的社会问题,切忌盲目自信,另一方面要坚持助推“中国浪潮”,不怕吃苦,坚守初心的赛罕坎精神啊,奉献自己、心怀百姓的书记廖俊波,勇担重任,为中国科技捐躯的黄大年,都是时代的楷模,是所有中国人都应尊敬、学习的范例,只有坚定不移的发扬中国精神,“中国大师”、“中国自信”才能越来越多地涌现,开阔中国新篇章。

中国开头的热词,书写着新时代辉煌中国的崛起和国民新风范树立的崭新篇章。纪录片《辉煌中国》中,“中国铁路”走向世界,为贫瘠的非洲大地吹去发展的东风;“中国智造”惊艳世界,c919飞机、洋山港、港珠澳大桥等等,无不彰显大国实力、大国魅力,这些词描绘着创新中国;“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服输,赛场上的咆哮吼出了中国人的雄心壮志,“中国爱心”表达中国人愿与全人类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中国志愿者”的足迹伸向全球,这些词谱写着国民积极热情、文明风范的乐章。透过这些“中国”,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是中国理念、中国人思想的进步,是国人不懈投身奋斗建设的果实,为中国自豪,树立中华,自觉与自信,展望未来!

欣喜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物质生活、国民修养都不断完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获得了更重的地位。所以,让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砥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