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梦泽《《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抒情高中作文

《悲伤逆流成河》是我在高中时期读的一本小说,当时完全是被这本书的封面与名字吸引了,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个以易遥为主角的灰色世界,在我是这么看来的,因为这个世界除了顾森西没人爱她,相信她。

这本书后来被翻拍成了电影,故事情节稍有改动,但依旧令人内心触动。

《悲伤逆流成河》原著作者郭敬明对于自己的评价是: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崇拜自由的生活和善良的人性。可以说,他对自我的认知是准确而透彻的。无论是在小说里,还是电影中,他思绪里的悲观与乐观交融呈现、贯彻始终。

而特别之处是,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编,做的是减法。改编后的电影剧情看似比小说温和了许多,可是影片给观众带来的疼痛感,却没有消减半分。

电影中的易遥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一个青梅竹马,父亲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给别人按摩,来维持生计,但这种工作被其他人看不起,经常在他们的背后说三道四,同学们也嘲笑易遥,欺负易遥,易遥是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孩子,坚强而脆弱。

易遥生命中有一个对她来说非常重要的人,那就是她的青梅竹马——齐铭,一个干净整洁的男孩,具有优秀的性格和学习能力,和易遥一起长大。他知道她所经历的一切痛苦,他对她的关心超越了友谊,但他没有和她在一起。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明明互相喜欢却不能在一起。然后,我明白了。

齐铭是一个理性和现实的人,他也关心别人的流言蜚和他家庭的意见,于是,他放弃了易遥,选择了与顾森湘在一起。看到那里,我有点心碎,如果他爱上她,那个易么?齐明以前也爱她。

如果你不爱她,你怎么能每天给她牛奶喝,如果你不爱她,你怎么能抛弃好孩子的头衔偷爸爸给她治病,如果不爱她,她死后又怎么会自杀呢。是的,那么多的爱却没有在一起,真是可惜。但即使是真的在一起,他们也不会幸福,都是悲伤的人,谁也不能给谁幸福。

其实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一直不喜欢男主人公——齐铭,终过觉得他过于懦弱,没有勇气去爱易遥,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实。易遥曾经在操场上说过,好想离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然后齐铭说,是啊。是啊,齐铭也想离开这个地方,他讨厌家里人的世俗,讨厌邻里街坊的七嘴八舌。可是他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隐忍,和易遥一样隐忍着痛苦。我讨厌他,他明明可以带易遥走,可是他并没有。他在易遥最无助的时候总是不在身边,在易遥被欺负的时候,他总是置若罔闻。他在易遥报复欺负她的唐小米的时候,他说:你这样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多么伤人的话啊,他不知道,是唐小米在学校公布她是婊子,是唐小米公布了她染上性病的消息,是唐小米带领着众人一次又一次的欺负她。而易遥只是轻微的整了一下她,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伤害,相比唐小米,这算什么呢?易遥做的已经很仁慈了,可是齐铭一直责怪易遥,不信任她,不理解她。

电影最后的结局,当易遥跳海的时候,只有顾森西追了过去,而所有人都在喊着顾森西回来,并没有人喊易遥,所有人都把易遥跳海当做是玩笑,只有顾森西相信她。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非得出了人命,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相对于小说而言,电影的改动主要体现在对女主角易遥的人设的美化:删掉了她爱上不良少年并试图堕胎的情节,这一改动更加强化了遭受校园霸凌者的无辜感,加深了观众的同情。其次,电影对于校园霸凌的过程选择了作几处系统而集中的反映,同时在影片展现了一些美好的事物,譬如爱情,而非将压抑之感贯穿全片,一松一弛之间,既优化了观影体验。

同时,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小说是近乎毁灭式的结局,以三条年轻生命的消逝来呈现这场校园霸凌之绝望悲剧,未免太过奢侈。电影则仅明确地保留了顾森湘的死亡结局,选择给予另外三个悲剧的受害者一线劫后重生的希望。但伤疤已然深深刻下,生者却并不一定是胜利者,明媚和忧伤的交替,更增一分压抑。

校园霸凌的凶手,是带头亲手施暴的兽,是随波逐流的人,也是冷眼旁观、自认无辜的“神”。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论是智商有问题还是无辜染上病毒的花季少女易遥,他们本身并无过错,却因为某一方面的特殊而被视为异类。于是,秘密在传播中被扩大化,变成了谣言。无辜的人反倒成了原罪,活该遭受欺辱。可见,在校园霸凌所造成的悲剧中,凶手并不仅仅是亲手施暴的领袖人物,那些跟风而至的助推者,也是帮凶。而作案的手段,不局限于殴打,一个轻蔑不屑或嫌弃万分的眼神,一句刻薄尖锐的言语,同样是狠狠扎在校园霸凌受害者心中的利刃。

影片最后播放的字幕中,展示了我国近些年来出台的关于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部分管理条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但是,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处理,距离最终立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未成年人不该只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个日渐早熟的时代里,青少年乃至儿童内心隐藏的恶,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影片中,教师和家长们往往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在是与非、善与恶面前,他们坚信分数高者即是正义,因此忽视了生而为人,学生的道德之重要性,又何谈对其进行教化。此外,相对小说而言,电影情节中虽有意淡化了易遥所遭受的家庭暴力、而着重突出校园霸凌给她造成的难以磨灭的伤害。却不得不承认,原生家庭的不堪,亲情的缺失,给女主角带来的不仅是性格变得自卑,更是助推了她走向死亡的极端。那一口一句的“赔钱货”,何尝不是将易遥的伤口再度撕裂。伴随着少女的绝望一跃,眼泪逆流,孽力随即回馈。

电影画面中的一幕幕惨剧,就如同书中文字所承载的悲伤,令人压抑不堪、难以负荷。

“不知道多少个冬天就这样过去。所有的人,都仰着一张苍白的脸,在更加苍白的寂寥天光下,死板而又消极地等待遥远的春天。地心深处的那些悲怆的情绪,延着脚底,像被接通了回路,流进四肢。全身运动,挥手朝向锋利的天空。那些情绪,被拉扯着朝上涌动,积蓄在眼眶周围,快要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