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电车靠站了,上来了一位抱孩子的大嫂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座位上,乘客已经坐得满满的。一位青年站了起来,给大嫂让座。另一位青年坐在那里,看着老大爷站在他旁边,就是不让座。
这虽是一个极普通的生活镜头,但反映了两个青年道德品性的差异。也许有人要说,这不过是让不让座罢了,何必小题大作! 的确,让座是件小事,只需站起身来,便简单地完成了。可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品质,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备的。当抱小孩的大嫂艰难地保持平衡,拥挤在车厢中;当白发苍苍的老大爷勉强地扶住椅把,忍受着颠簸之苦,许多人一定会投以同情的目光,为之不忍。可真要他们去让座以解决实际问题时,却犹豫了。于是发出种种托辞: 自己好不容易才等到这个座位,早已腰酸腿痛了;要是让座,必定会引来大家的注目,令人不自在;我又不想做“雷锋”,让别人去让座吧。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不堪一驳,是用来掩盖他们自私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人们总是感叹社会风气的下降,人际关系远没有五六十年代那么和谐,又总是敬佩英雄人物见义勇为的壮举。可他们往往忽视了让座之类“形”小“神”不小的事。曾记得古人有这么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里的“善小”就是指让座之类平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设想一个人连“善小”都“不为”,又怎么能在关键时刻,大义凛然地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呢? 英雄少年赖宁生前经常做好事,在车上给老年人让座,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正是这些细小的事情养成了他优良的品质,所以在国家的财产遭到危害时,他能不惧熊熊烈火挺身而出。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兴起“学雷锋”的高潮,谈谈“让座”,是不无裨益的。它可以使那些心安理得地坐在老弱病残者旁边却视而不见他们的困难的人端正认识,从“善小”做起,为转变社会风气做出自己的一点努力。
(李刚)
【评点】
这也是初一同学的作文。作者在概括叙述“让座”这件小事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进行发散性议论,由让座谈到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并引出“小”与“大”的辩证分析。这是一事一议的好写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