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搬进政府宿舍的那天,爸爸就告诉我:“我家隔壁就住着张昌平市长。”后来我就很得意地对好朋友说:“张市长就住在我家隔壁呢!”可都搬来半个多月了,我连市长的影子也没看见,于是那分骄傲的心情也就慢慢释然了。
有一天中午,爸妈都不在家,我和妹妹只好去食堂里吃饭。无奈又来晚了,偌大的食堂只剩下愁眉苦脸的我们一声不吭地扒着冷饭。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几乎是小跑着冲进食堂,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饮事员说:“来四两米饭,还有……”说完了,回过头来看见我们,就俯身微笑着问:“怎么?爸妈不在家呀?”我正一肚子怨气呢,居然还来个嬉皮笑脸的神经病来烦我,我很不客气地还他一个白眼,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嗯”算作回答,接着又埋头吃饭。那人好像不太介意,碰了一鼻子的灰仍是笑呵呵地说:“这两个小孩真有趣。……”晚上爸妈回到家,我把中午的事告诉了他们,妈妈赞许地说:“现在社会乱着呢,坏人多得很,千万不要和陌生人搭腔。”
过了几天,我放学后回家,居然看见爸爸正和那天的那人谈话。天哪! 爸爸和他认识。他不是坏蛋吗? 我忿忿地冲到爸爸面前,气鼓鼓地叫了声:“爸爸!”“你不是要见市长的吗?他就是市长,快叫叔叔!”什么? 他就是市长?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轻轻地叫了声“叔叔”,我惶恐得撒腿就跑。隐约地听见背后市长对爸爸说:“你的女儿很有意思啊!”等爸爸回到家里,听到市长就是食堂里的“坏人”时,禁不住哈哈大笑:“市长本来还想体验体验民情的呢,你却把好心当作驴肝肺……”唉,天天想见到的市长,居然在那特不友好的气氛中会面了。
又是一个中午,我吃完饭去上学,看见楼下宣传栏旁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那不是市长是谁?他端着一个大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饭,突然不知被什么呛住了,他大声地咳嗽起来,满脸通红。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从我心头涌出来,弄得我眼睛湿湿的。这就是我心中的市长吗? 回家后爸爸才告诉我:“市长的妻室儿女都在外地,他一个人在这里住着,只能在食堂里吃,再说公务又忙,吃冷饭冷菜当然也就是常事了。”堂堂一市之长,居然就吃那些有时连我们都不屑的饭菜? 我对市长脸上那永恒的微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去年我市最牵动人心的应该就是特大水灾了。爸爸因为在民政局工作,去基层了解情况,等到他一回来,我们就马上向他打听情况。他说:“嘿! 连市长也在第一线干着,群众的斗志能不高吗?”“市长,你说的是市长吗?”我急急地问。“就是住在我们隔壁的市长嘛。他都几天几夜没睡觉了,又是帮灾民抢救物资,又是给灾民运送食物,忙得不亦乐乎呢!”市长! 我心中的市长,应该是坐在办公室里,电话指挥现场的。怎么这个市长和我所想像的相差这么远呢? 过了一阵,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他,他瘦了许多,可还是一直在微笑着,精神矍烁得很……
市长还是在我家隔壁住着,我还是很乐意地把这事告诉好朋友:“我家隔壁住着市长哪!”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卜晓)
【评点】
本文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心态、情感,写一位市长,很有特色。
全文将“我”想像中的市长和现实中的市长对照着来写。以欲扬先抑法开头。住在隔壁,半个多月不见影子,似乎与市民疏远;接着用误会法延伸,初次会面,把市长当作坏人,突出市长的平易近人和乐观豁达,长者风度;继而写“狼吞虎咽地吃饭”,突出市长的质朴平凡;进而写市长到第一线抗灾,与“我”想像的坐办公室、电话指挥大不一样;最后与开头照应,为有这样的市长住在隔壁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