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的解释|福的意思|“福”字的基本解释
“福”字出现得比较早,在汉语词汇里,是吉祥、喜庆、美好的字眼儿。比如春节到了,人们沐浴在欢乐的气氛中。邻里相见抱拳“道福”,亲朋好友邮寄贺卡传情“祝福”;家家门上面和粮囤上面都贴“福”字,用来表示“迎春接福”、“福降家门”,充满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和祝愿;有的人家将“福”倒过来贴,意思是“福到了”。民间贴“福”字的习俗,如同西方人乞求上帝保佑一样,祈求得到“福”神的赐福避祸,趋利避害。
古往今来,人们对福有多种多样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何为“福”?现代人认为,福是“福运”、“福气”、“幸福”的意思,与祸相对。从“福”的组成也可以看到古人对“福”的理解。“福”的左半部是“示”字旁,右半部是“一个口和一个田”字,意思是有田种、有饭吃、有衣穿就是“福”。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说:“五福,一是寿、二是富、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德、五是考终命。”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福寿双全”、“五福齐备”。有两副春联,也能反映对福的认识。如“四时春为首,五福寿为先”、“和顺满门添百福,健康二字值千金”。可以看出,先民把“长寿与健康”排在“福”的首位。我们现代人也常说:“健康是福。”然而,令人欣赏的是清代文学家张潮对“福”的说法,他说:“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行世谓福,有聪明深厚之见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这位先贤将读书放在“福”的首位,是很有远见的。书是人类智慧和生产实践理论结晶的载体,读书能增长学识,读书能造就众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登上月球,把工业文明发展到了信息时代,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问家读得“福”,更为老百姓创造“幸福”。
“福”的习俗,反映着民族传统文化心理。诸如,农村建房盖屋,在顶梁上贴“福”字,寓意“福星高照”;旧时代妇女行礼,双手按腹、微屈双膝下拜,称为“万福”;古人把酒称之为“福水”;心情舒畅的境遇和享受美满生活的人,称为“福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叫“福气”、“福分”;福运来了,人也变得聪明了,叫“福至心灵”;福气、才能两方面都很好,叫“福惠双修”;各种神气和幸福同时来临,叫“百福具臻”。至于用“福”字做人名、地名的更是多得不计其数。可以说,“福”渗透在民俗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民众的心灵深处刻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福”,自古以来是人生苦苦追求的目标。然而,福从哪里来?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刘禹锡说:“善盈而后福,福必以善来。”意思是说,善积满了以后就是福,福是从善那里来的。明代名医孙志宏也说:“德为福寿之本,苦其刚恶不肯好德,柔弱而怠于修养,则祸及随之,而绝福寿根源矣。”意思是说,“德”是福寿的根本,如果没有德,又不去磨炼修养自己,那么“祸”就会跟随而来,也就断了福寿的根源了。古人说:“若不能福民,则是弃君之命。”意思是:如果为官的不能造福于人民,就等于不要君王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