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的解释|校的意思|“校”字的基本解释
校(xiào)和校(jiào)是同一个字,最初只读(jiào)。也就是说,最初是用校(jiào)来表示学校意思的。校(jiào)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陶器上。《说文解字》解释为:“校,木囚也,从木,交声。”就是说,“校”是一种囚禁人的刑具。《易经》上说:“何校(jiào)灭耳,聪不明也。屦(jù)校灭趾(zhǐ),不行也。”“何”同“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双手加上“校”遮住了耳朵,声音就听不清楚;双脚加上“校”限制了两腿,行动就不便。这里的“校”,就是人们常说的刑具桎(zhì)梏(ɡù)。加在脚上的为桎,像现在的脚镣;加在手上的为梏,现在叫手铐。
“校”这种刑具用木制成,两木相交,用绳索捆住,所以校字一边是“木”字,一边是“交”字,它既是个形声字,又是个会意字。后来,人们把牛马圈也称为校,因为牛马圈的木栅栏也是用绳子将木头相绞而成。
说起来,学校(xiào)的最初意义还与这种木栅栏有关。《周礼》上说:“以园土聚教罢民。”“园土”就是木栅栏,也就是牢狱的别名。“罢民”就是疲民、懒惰的人。周朝对于那些不从事生产、游手好闲的人,要集中在木栅栏里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带有惩罚的性质。《尚书》里说:“扑作教刑。”扑是古代责罚人的刑杖,也指学校体罚学生的木棍、荆条等用具。所以,最初的教育是与刑罚联系在一起的,教字右边字形在古文字中就有鞭打的意思。从前,私塾学校中用戒尺责打学生,就是古代教刑遗留下来的。校与教意义相通,所以元、明两代,掌管学校的官员既叫教官,也叫校官。
在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汉书·儒林传》里说:“夏曰校(jiào),殷曰序,周曰庠(xiánɡ)。”校、序、痒都是中国古代的学校名。周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这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礼是礼仪,乐是音乐,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书是写字,数是计算。这说明,中国的学校,在开始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兼做多种用途的场所。在其后的长时间内,国有的教育机构一般称为学,所以,历代封建帝王在朝廷中都设立了管理学校的官,称为学正、学监、督学、学台等,虽然名称不尽相同,但职能都是一样的。私人设立的学校称塾或者私塾。学校的名称也各有不同。在西汉宋文翁兴学以后,开始称为“学堂”。唐代创立书院,从宋代到元代多有发展,数量由宋代的10多所增至元代的200多所,而且多建在山林名胜处;明代遭禁毁;清代又发展至数千所,多以应举为目的。清末改书院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称为学校。至今在四川成都市仍然保存着“文翁石室”,也就是文翁学堂,是最早的学校遗迹,它已有2130年的历史。它的创设者就是西汉初期蜀郡郡守宋文翁。他当年用石头造的讲坛现在还保留着。郭沫若先生曾在“文翁石室”学习过。“文翁石室”在1949年以后改为“石室中学”。
校(xiào)既然来源于左右两木相交的刑具“校(jiào)”这个字,就有了规范和约束人的意思,包括思想、行为、知识、身体等方面;也就有了惩罚或者叫严格的纪律要求。这正好是对学校基本职能的规定和揭示。这说明,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要有严格的校规校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