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的解释|困的意思|“困”字的基本解释
从前,有个秀才,不知发家致富之道,坐吃山空,一贫如洗。他思来想去,总想不出其中的道理。一天,他看见院中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似有所悟:“四四方方一个院子,里面长一棵树,不正是困难的‘困’字吗?无怪生活这样贫困潦倒。”他马上命令儿子,快将那棵槐树砍了。儿子看那棵槐树根深叶茂,又大又粗,总是不忍心去砍,但又找不到说服父亲的理由,只好从命。他刚要举起斧头的时候,忽然计上心来,于是放下斧头对父亲说:“砍树不难,只怕是砍了树以后,还有更不吉利的兆头呢!把树砍了,可是咱们人还住在里面呀,这不成了囚犯的‘囚’了吗?咱们宁愿清贫,也不能做囚犯呀!”秀才见儿子说得有理,只好作罢。
“困”字是个会意字。外面是一个方框“囗”,这个字不念口(kǒu),念围(wéi),就是包围的“围”的古字。清代学者段玉裁说,古代的“围”字就是写成四方框的样子,后来这个四方框的“囗”(围)字被废弃了,而这个方框里加“韦”的“围”字却通行起来了。“困”字的中间是个“木”字,“木”就是“树”,甲骨文的“木”也就是像一棵树。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困”字的本义是“故庐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叫“故居”。外面的框就是院子的四面围墙,院子里栽上桑树就可以养蚕织布。
因为四面都被墙围起来,所以就引申出围困的意思。成语有“困兽犹斗”,意思是说被围困的野兽仍然要搏斗,用来比喻陷入绝境中还要极力挣扎。
由于被围困,所以各方面的供应都很缺乏,于是又引申出艰难的意思。战国时候,楚怀王被张仪欺骗,跟齐国断了交,等到秦军进攻楚国的时候,楚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很生气,不肯出兵相救,所以楚国只能处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
宋朝末年,有一个学者,名叫王应麟,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困学纪闻》。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广博,有对儒家经典的考证,对天文历法的研究,对历史地理的考察,以及对诗文的评价,等等。这里的“困学”二字,出自《论语》,《论语》中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然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再去学习,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而不学,这是最下等的人了。王应麟把自己的著作称作“困学”,这是谦虚的说法。
由物质上的困难很容易就引申出精神上的困难,那就是疲劳。《管子》一书中说:“夫鸟之飞也,必还山集谷,不还山则困,不集谷则死。”意思是:鸟不管飞出多远,最后总要回到山谷中,否则不是疲劳就是死。
由疲劳再引申出解决疲劳的办法,那就是睡觉。《老残游记》第五回有这么一句话:“我困在大门旁边南屋里,你老有事,来招呼我罢。”其中的“困”就是睡觉的意思。不过,当“睡觉”讲的“困”字,人们又给它造了一个新字,写成“睏”,旁边多了一个“目”字,表示睡觉要闭上眼睛的意思。后来在简化汉字的过程中,这个“睏”字的“目”字旁又被简化掉了。
“困”的同义词是“乏”。据《尚书》记载:“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意思是说旅行当中没有了资金叫“乏”,居家过日子没有吃的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