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的解释|颖的意思|“颖”字的基本解释

颖的解释|颖的意思|“颖”字的基本解释

“颖”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声符“顷”占了全字的四分之三,而形符“禾”则偏居左下角。“禾”标示了“颖”的意义类属,《说文解字·禾部》中说:“颖,禾末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解释说:“谓禾穗之端也。”禾穗之端曰颖,“颖”的本义就是稻麦一类禾本植物穗上的针状物,即针尖对麦芒的芒。

“颖”的本义是禾穗之芒,往往又借指长(zhǎnɡ)芒的谷穗。《诗经》中说:“实坚实好,实颖实栗。”“颖”就是长出芒的谷穗。“栗”就是形容谷粒的饱满,后来合成“颖栗”一词,用来形容谷穗的硕大饱满。汉代班固的《西都赋》中有“五谷垂颖”的句子。“垂颖”就是下垂的谷穗。

“颖”是谷穗尖端的芒,后就用来喻指物体的尖端部分或形容尖锐。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戈矛森聚,尽露其颖”的句子,“颖”就指戈矛的尖锋。《徐霞客游记》中“峭峰离立,分行竞颖”中的“颖”是用以形容山峰的陡峭。“颖”还被用来形容花木的嫩芽,如南朝《芳树篇》中的“翠颖凌冬秀,红葩(bā)迎春开”。“颖”又常常用来喻指毛笔的笔锋、笔头乃至毛笔,人们又把毛笔的书写体称为“颖法”。甚至还用“颖”来喻指用笔书写,如《红楼梦》第九十回:“临颖不胜待命之至!”所谓“临颖”就是值此提笔书写之际的意思。唐代的韩愈曾采用拟人的手法,寓庄于谐地为毛笔立传,写下了一篇很有影响的传奇性寓言《毛颖传》。他巧妙地抓住毛笔这种文具的产生、构造和文化功用,串以史实和传说,运用想象和联想,从而构成毛笔的生平事迹,以此赞扬毛笔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后人因此而称毛笔为“毛颖”。

作为禾穗之芒的“颖”既高且尖,这种拔尖的特点用之于人,就喻指才智出众聪慧超群了,并由此构成了不少近义的合成词。如聪明、智慧叫颖慧;聪明而理解力强叫颖悟;秀丽超逸叫颖逸;聪明超群叫颖拔,等等。“颖”的这一义项也可单用,《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关羽、张飞与刘备桃园结义后,初次出战就大显虎威,即以诗赞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脱颖而出”这个成语原本为“颖脱而出”,与“毛遂自荐”同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赵孝成王九年,秦兵围攻赵国,赵王命平原君赵胜赴楚国求救,门客毛遂自荐随同前往。平原君说:贤能之士处在社会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他的才能应如锥尖那样立刻显露出来。而你毛遂来此三年却毫无突出之处。毛遂回答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xiàn)而已。”意思是说,我今天就请您给我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如果能让我毛遂早日像铁锥那样放在口袋里,那我的才能早就全部显露出来了,不只是露出一个锥尖而已。到了楚国,胆识过人的毛遂终于使楚王歃(shà)血定盟出兵援赵。句中的“颖”是用尖锐的铁锥来喻指出众的才智。“脱颖而出”与“毛遂自荐”在今天仍然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总之,“颖”的本义就是谷穗上的芒,既借指长(zhǎnɡ)芒的谷穗,又喻指物体的尖端和出众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