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的解释|韶的意思|“韶”字的基本解释
“韶”是一个形声字。以“音”为形符的韶,是远古一种美妙而雅正的舞蹈乐曲。
最早的诗歌、音乐、舞蹈是难以分割的三位一体,它们都起源于集体劳动之中有节奏的动作。《吕氏春秋·古乐》中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意思是好不容易捕获到了一头野牛,人们就抓住牛尾,欣喜若狂地踏足唱了起来。原始的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有说有唱载歌载舞之中产生的。正如《诗经》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说心有所感就说出来,说不尽意就唱起来,唱未尽情就手舞足蹈地跳起来,后来又产生了伴唱伴舞的乐器。《礼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远古有六种著名的舞乐。传说虞舜时所作的《大韶》就是其中的一种,所以《说文解字·音部》这样解释:“韶,虞舜乐也。”
夔是舜的乐官,传说《大韶》就是他谱出的乐曲。《大韶》以排箫为主要乐器,计有九章,所以又称为《箫韶》或《九韶》。这种美妙雅正的舞乐被舜用来教化百姓,演奏起来,不仅使人们情不自禁地随之起舞,而且飞鸟走兽也相率而舞。演奏到第九章时连凤凰也翩翩飞舞而来,这就是《尚书·益稷》所说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九成”就是乐曲的第九章。流传到了周代,《大韶》更加完美而为人们喜闻乐见。《论语·述而》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孔子在齐国听了《大韶》的演奏之后,竟然迷恋到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来,他感叹地说:想不到《大韶》对人的感染陶冶居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他又说《大韶》这种舞乐,“尽美矣,又尽善矣。”“美”指艺术形式的完善。“善”指表达内容的高雅。成语“尽善尽美”就源出于孔子对《大韶》的赞美。“韶”本是远古虞舜时所作的舞乐,后来就泛指古代那些优美高雅的乐曲或舞蹈了。如称优雅的古代乐曲为韶夏、韶雅,称优美的古代舞蹈为韶舞,称音乐的雅正谐和为韶和。“韶”又引申用来形容时光、岁月或气象的美好。如称明媚的春光为韶阳、韶光,唐代皇甫冉《东郊迎春》中有这样的句子:“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又称美好的岁月为韶年、韶岁,称明丽的光景为韶晖、韶景,称秀丽的园林为韶苑。
“韶”更多地用来形容年华、容貌或气质的美好。人们常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称为韶华,宋代秦观《江城子》中有这样的句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又把美丽的容貌称为韶容、韶颜,用“韶颜稚齿”来形容青春美貌;把华美艳丽称为韶艳、韶丽;把年轻有为称为韶茂,把美丽机敏称为韶敏,把俊逸开朗称为韶亮,把聪明伶俐称为韶警。
总之,“韶”传说是虞舜时所作的一首美妙雅正的舞蹈乐曲。它的美与雅的特点,一方面用来形容时光、岁月或气象的美好,一方面用来形容年华、容貌或气质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