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的解释|叶的意思|“叶”字的基本解释
西汉刘向的《新序》一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子高,人们尊称他为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屋里的家具、装饰上都绘有龙的图案,门窗梁柱上也雕刻着各式各样的龙。真龙知道了,非常感动,就来到叶公家里,把头伸进窗口,长长的尾巴拖在外面的堂屋。叶公一见,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慌忙逃走了。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画的、刻的假龙。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为一句成语,叫做“叶公好龙”,比喻有的人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这个成语过去都读作“叶(shè)公好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叶本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地方,据《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楚国的沈诸梁的封地叫做叶,就是今河南省叶县,以后他就用封地的名称“叶”作为姓。可见叶最初只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地方,后来才又作为姓氏。因为那时作为地名的“叶”读shè,所以旧日的字典、辞书对“叶公好龙”的“叶”都注音为shè。后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将“叶”的读音由shè改为yè,从此,不管是地名还是姓氏都读作yè,自然,“叶公好龙”的“叶”也应该读作yè。
“树叶”的“叶”原为象形字,金文的“叶”字像树枝上的叶子形状,后字形讹变为“硋”,看不出叶子的形状,为明确意义,又加草字头,成为“葉”。表示这个字与草木有关,成为形声字。现在的简化字“叶”与“树葉”的“葉”本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字,它是个会意字,从十从口,表示众口互相唱和,和洽、相合的意思,是“协”的异体字,读xié。如“叶(xié)力”就是协力、合力的意思,“叶(xié)心”是同心的意思,“叶(xié)韵”是押韵的意思。“葉”和“叶”在普通话中虽然读音相差很远,但在古音和吴方言中读音相近,所以现代苏州等地的群众开始把茶葉、百葉的“葉”写作“叶”。钱玄同在1922年出版的《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上提到过这种用法。《简化字总表》吸收了这一用法,将“葉”简化为“叶”,但注明“叶韵”的“叶”仍读xié。
“叶”的本义是叶子。《鶡冠子·天则》里有这样一段话:“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意思是一片小小的叶子遮住了眼睛,就连泰山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就用“一叶蔽目”来形容轻易地被蒙蔽。三国时期的《笑林》中还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螳螂捕蝉时藏身的树叶可以隐身,就把螳螂藏身之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来,拿回家去试验。他先取一片树叶遮在脸上,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他妻子答道:“看得见。”他就换一片树叶再试,试了一片又一片,他妻子被他纠缠得很不耐烦,当他又拿起一片树叶问她时,她就故意骗他说“看不见”。书呆子听了非常高兴,以为真的找到了可以隐身的树叶,就带着这片树叶上街,当着大家的面偷东西,当场就被捉住,送去见官。县官听了他的交代,差点把肚皮笑破,说他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现在用“一叶蔽目”或“一叶障目”来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迷惑,看不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叶”还用来指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段,如唐朝末叶、二十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