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的解释|彻的意思|“彻”字的基本解释

彻的解释|彻的意思|“彻”字的基本解释

“彻”是个会意字。它的繁体字为“徹”,甲骨文和金文的右边是个又字,又在古代是指手。它的左边是个鬲(lì)字,鬲是古代的炊具,也是餐具,和鼎是同一类器具,但鼎是铜器,鬲是瓦器。古代平民用鬲,贵族用鼎。成语“钟鸣鼎食”,指的就是古代贵族高官在用餐时,打着乐器,排列着鼎器来就餐,表示生活的奢侈豪华。这两种形体的彻字整个字的形象是手拿着鬲,含义是用餐以后把餐具撤走,这就是彻字的本义。古代贵族用餐以后和祭祀以后,要把食具和祭器全部搬走,古人叫“彻”。相传周天子用餐和祭祀以后,在搬走祭器和食具时还要奏一种叫雍的乐章,古人叫“雍彻”。在古代典籍中,与祭祀、饮宴有关的彻就有彻鼎、彻馔、彻膳、彻酒等等。

据《论语》记载:孔子用餐后“不撤姜食”。意思是说,孔子每次用餐都要吃点姜,吃完饭以后也不把姜撤去。姜是和胃的,郭沫若据此考证孔夫子有胃病。

从撤走食具的含义扩展,彻也指其他方面。《左传·宣公十二年》里说道:“诸侯相见,不彻军卫,警也。”意思是说,春秋时期,各国诸侯相见时,随从侍卫都不离开,目的是为了戒备、保卫,以保障诸侯的人身安全。这里的彻是当撤除、撤消讲。

彻还有破除、毁坏的意思。《诗经》里有“彻我墙屋”的话,这里的彻字就是破除、毁坏的意思。南宋时,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军中口号有“饿死不抢粮,冻死不彻屋”。这里的彻就是当毁坏讲。

《说文解字》中的“彻”左边加上了双人旁,说明彻与行走有关,有穿通之义;中间的鬲字变成了“育”字,育字在古代是指肉,所以彻字中间用鬲或者用肉,它的含义是相通的。许慎解释说:“彻,通也”。是说彻就是穿通的意思。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有名的说客叫蒯彻,因为他和汉武帝刘彻同名,为了避讳,《史记》、《汉书》便将他改名蒯通。避讳是封建时代特有的礼制。汉代以前的丞相称相邦,因为汉高祖名邦,所以汉代改相邦为相国。彻作通讲,彻夜就是通宵。成语“响彻云霄”,是形容声音响亮,好像穿透了云层,直达高空。这里的“彻”就是穿通或者穿透的意思。

庄子·外物》里说:“目彻为明,耳彻为聪。”意思是说,眼睛通达看得远称作目明,耳朵通达听得远称为耳聪。这里的两个“彻”字都含有通达、通晓或者远达的意思。成语“通天彻地”是形容本领高强。《封神演义》第90回里写道:“莫说是姜尚几个门工,何怕你有通天彻底手段,岂能脱得吾辈之手也。”南朝时期,梁代的江淹在《西洲赋》中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就是荷花。红艳艳的荷花,放在红妆靓女的怀袖中越发透红,所以诗人用彻底来形容。彻底就是又深又透、一直到底的意思。

彻还含有遍和满的意思。由遍和满又引申为完全、彻底的意思。《西游记》第22回里写道:“你这弼马温,彻是个急猴子。”这里的彻就是完全的意思。

彻也有清澈透明的意思,不过这个意思现在一般写作三点水的“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