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解释|子的意思|“子”字的基本解释

子的解释|子的意思|“子”字的基本解释

“子”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上部是头,长着一些稀稀拉拉的胎发,中部是双手,下部是双腿,因为婴儿的双腿通常包在襁褓中,所以只能看到包裹着的襁褓。

“子”在古代不仅仅用来指孩子,也用作人的通称,既指男的,又指女的。《诗经·卫风·硕人》是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歌,诗里有“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说:齐侯的‘子’即女儿,是卫侯的妻室,太子的妹妹,邢侯的小姨,谭公是她的姊丈。女儿、妻室、妹妹、小姨,都是对女性的称呼。

“子”在古代又是对男人的美称,意思和后来的君子、夫子差不多。“子”又特指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例如春秋末年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丘被称为“孔子”;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被称为“墨子”;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被称为“屈子”;孟子、庄子、荀子、孙子等也都是这样。直至今日,我们仍然用“诸子百家”这一说法来概括我国古代从先秦到汉初那个时期学者辈出、学术繁荣、学派林立的盛况。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子部的书籍分为十四类,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等,主要是关于哲学、政治、军事、科技、艺术的书。至于成语“子曰诗云”里的“子”,已经专门用来指孔子,“诗”指的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

“子”由儿女义引申为幼小的、初生的,如“子鸡、子姜”;以及种子、卵子等义,例如“瓜子、鱼子”;再引申为颗粒状的,如“石子、棋子”。“石子、棋子”等也可以说成“石子儿、棋子儿”。北京口语里把鸡蛋叫做“鸡子儿”,这种叫法和某些方言里对鸡蛋的叫法完全不同。在武汉话以及一些南方方言里,鸡叫“鸡子”,鸭叫“鸭子”,并且由于自己方言里儿化不发达,武汉人对北京口语里的儿化也不那么敏感,这就容易引发误会。

从语言学专业角度看,子儿和子是不同质的,北京话口语词“鸡子儿”里的“子儿”,是词汇意义比较实在的语素,叫词根;武汉话“鸡子”里的“子”,是主要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叫词缀,有“子”做词缀的词是名词。普通话里,词缀通常读轻声。如果“子”的词根、词缀性质不明,即使在北京话里,也会有歧义。例如书面语中的“妻子”,既可能兼指“老婆和孩子”,这时“子”是词根,不能读轻声;也可能是单指“老婆”,这时“子”是词缀,必须读轻声。据语言学家研究,至迟在魏晋时期,作为词缀的“子”,已经得到普遍地应用。

此外,子还有表示某种次序例如爵位高低、时间先后的用法。在产生于战国时期而延续到清代的五等爵位制中,子爵是第四等爵位。作为地支,子排在第一位。表示时间,子月是阴历的十一月,子夜是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子还用来表示方向,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线是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一条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