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的解释|园的意思|“园”字的基本解释

园的解释|园的意思|“园”字的基本解释

“园”字是个形声字。外面的方框“囗”不念kǒu,应读作wéi,意思就是“包围”的“围”,是个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和圈起来、围起来有关。里面的“元”或“袁”读音相同,都是声旁。《说文解字》说:“园,所以树果也。”“树果”,就是种果树。可见“园”的本义是“果园”。

“园”既为果园,那么对果树的栽培和繁育的技术就叫“园艺”。其中的“艺”不是“艺术”,而是种植的意思。从事园艺工作的工人就叫“园丁”。十分有趣的是,有一种鸟的名字就叫“园丁鸟”。因为这种小鸟把巢筑在树根旁边,鸟巢就像一座小屋,而且它还衔来一些贝壳、花朵或其他色彩鲜艳的东西将屋前的空地点缀起来,就这一点来看,同辛勤的园丁着意打扮花园一样,所以称它们为园丁鸟一点也不过分。

园林是一种建筑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有供人休息、游乐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梨园”,顾名思义就是长满梨树的园林。但后来却有了另外的意义。据《新唐书》记载:唐明皇深通音律,又特别爱听道教的音乐,他挑选了演奏乐器的青年三百人,在梨园中加以训练,称他们为皇帝梨园弟子。又选择宫女几百人,在梨园中歌舞,她们也被称作梨园弟子。于是后代便把戏班子叫做“梨园”,把戏曲演员叫“梨园子弟”。

“陵园”是古代帝王或后妃的墓地。比如,汉文帝的坟墓就叫“文园”。根据汉代的制度,有专门看守陵园的官吏,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就曾经当过汉文帝陵园的看守官,叫做“文园令”。后人就用“文园”来指代司马相如。

“庄园”是封建主的田产经营组织。虽然名称、发展过程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都曾存在过,其中以欧洲中世纪所存在的庄园最为典型。一般说来,庄园的中心部分是封建主的住宅、教堂、谷仓及手工作坊,农民和管理人员大都居住在道路两旁。土地属于封建主,一部分归自己保留,一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农民除了耕种自己的租地外,还要无偿地在封建主的保留地上劳动。封建主对农民有审判和惩罚的特权。有些庄园还有牧场、鱼池、林地、草地、荒地等等,这些都属于封建主。中国从汉代以后,也有了类似庄园的组织,有的叫堡坞,有的叫田庄。西藏地区的领主庄园制度,到1959年民主改革时被彻底消灭。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与压榨是极其残酷的。

“伊甸园”是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经故事中人类始祖居住的乐园。根据《圣经》的记载,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并专门为他们造了伊甸园,供他们居住。但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诱惑,偷吃了伊甸园中的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之中。

“幼儿园”是幼儿教养机构。中国在1903年开始设立幼儿园,名称叫蒙养院。收三至七岁的幼儿。最先设立的幼儿园是武昌模范小学堂的蒙养院和京师第一蒙养院。1912年改称蒙养园。1922年又改称幼稚园。现在则称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