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的解释|仪的意思|“仪”字的基本解释

仪的解释|仪的意思|“仪”字的基本解释

“仪”字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人,声旁是义。本义是“法度”。《说文解字》说:“儀,度也。”清代学者段玉裁说:“度,法制也。”《墨子》解释说:“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

当某一个人的行为被其他的人作为榜样来效仿的时候,这个人的行为也称为“仪”。古代“礼仪”二字经常在一起使用,指人的行为规范,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和“仪”的用法是有区别的。

“礼”指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行为的原则,表现在观念、政治、规章制度等方面。根据《礼记》记载,古代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还有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等涉及人伦关系的礼。春秋时期,中原的晋国和东方的齐国发生了一场大战,战场在齐国的“鞍”这个地方。由于齐国国君年轻气盛,骄傲轻敌,结果吃了败仗。在逃跑的路上,身为神箭手的齐国国君眼看一位晋国将军驾着战车就要追上自己,却不肯放箭射对方,理由是对方仪表堂堂,像个君子,而当时的“礼”规定不可以伤害君子。结果是他自己差点当了俘虏。齐国国君不能区别不同的场合,用错了“礼”而违反了原则,最终遭到历史家的批评。

“仪”指的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如姿态、举止、风度、措辞等。《左传》中说:“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仪而可象謂之仪。”指明了“仪”具有可以模仿、效法的性质。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代有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等“六仪”,都是古代绅士教育的基本内容。《诗经》中说:“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就是说使动作举止符合规范,使表情神态得当,小心翼翼地待人接物。

《左传》里记载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各个场合下都没有失礼的表现。晋国国君对大夫女叔齐说:“鲁国国君真懂礼呀!”女叔齐回答说:“鲁国国君哪里懂得礼!那只不过是‘仪’罢了。礼是用来维持国家、贯彻政令、不使人民流失的。如今鲁国政令出自大夫,国君没有权力;有贤臣不能任用;背叛同大国签的盟约,欺负小国;趁人之危而不知自己有麻烦。国君的领地分成四份,他的民众到别人那里去谋食而心思都不放在国君那里了。作为国君,大难就要临头,还不知道上哪里躲避。这是礼的根本,却斤斤计较微不足道的仪。要说他精通礼,还差得远呢!”历史家因此认为叔侯是懂礼的。

所以“仪仗”、“仪式”不可以改称为“礼仗”、“礼式”;“礼让”、“行礼”也不能说成是“仪让”、“行仪”。“仪表堂堂”不能说成“礼表堂堂”。“礼貌”不能说成“仪貌”,“仪器”不能说成“礼器”。

“仪”指具体的行为规范,是名词。由此引申为动词,指把对象作为自己的榜样,相当于模仿、效法。《诗经》中“仪刑文王”的“仪刑”,就是效法的意思。效法是要付诸行动的;如果还没有付诸行动,只是对于对象的向往,也可以用“仪”。如“心仪”这个词,就是在心里把对方作为理想对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