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的解释|衬的意思|“衬”字的基本解释

衬的解释|衬的意思|“衬”字的基本解释

“襯”是一个后起字,今已简化作“衬”,《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个字。这个字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顾野王所编的字典《玉篇》中。《玉篇》解释说:“衬,近身衣。”“近身衣”就是贴身穿的内衣。这是它的本义。宋代学者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这本书中说:皇帝车驾住宿在大庆殿,御林军在周围保护皇帝的安全。“兵士皆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青窄衬衫。”“抹额”就是缠在头上的头巾,也叫“抹头”,古代的武士多是这种打扮;“宽衫”就是外衣;“衬衫”就是内衣。

“近身衣”不仅仅指上衣,也包括下衣,所以内裤也称作“衬裤”。对于女性来说,还有“衬裙”。每当炎热的夏季到来,女士们都喜欢穿裙子,除了美观,当然还要图个凉快。用半透明的薄纱作面料,里面再加一层衬裙。衬裙的来源很早,根据唐代的马缟在《中华古今注》这本书中所说,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就曾经命令制造各种花色的衬裙,赏给宫女们和百官的妻子们穿。

“衬”字由本义“近身衣”扩大引申为“贴近”。所以,做衣服的时候,在衣领、两肩或裤腰等部分加垫的一层布,叫做“衬布”。《水浒全传》第86回,写道宋江受招安后,统帅军队和辽国的军队打仗,双方摆开阵势:那辽国的将军“身披耀日连环甲……衬着锦绣绯红袍,执着铁杆狼牙棒。”这里的“锦绣绯红袍”,显然不是内衣,而是垫在铠甲里面的战袍,这里的“衬”就是“贴近”的意思。

“贴近”可以从里面,也可以从外面。唐代学者李匡乂(yì)在《资暇集》一书中说:汉成帝建始年间,蜀国国相崔宁的女儿,“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意思是:因为茶杯没有衬垫,担心会烫手,于是就用碟子当托盘。这里的“衬”,就是衬垫。这个“衬垫”就是从外面衬垫,而不是从里面。

水利工程中,有一种在渠道断面过水部分或隧洞内壁的镶护工事叫“衬砌”,也叫“护面”,目的是减少渗漏,提高过水能力和抗冲能力。

对一般人的“帮衬”就是“帮助”,而对宗教人士的帮助就叫做施舍。《水浒全传》第71回里说,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聚在忠义堂,请道士来祭奠死去的众将士。祭奠完毕,请众道士吃斋,“各赠与金帛之物,以充衬资”。“衬资”就是施舍的财物,这里是施舍给了道家。

“帮助”,顾名思义,是从旁协助,而不是承担主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衬”又有“陪衬”、“衬托”、“烘托”的意思。“烘托”本是一种绘画的技法,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部轮廓渲染衬托,使其主体明显突出。唐代诗人韦庄在《牛渡晚眺》这首诗中说:“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在红花下面添几片绿叶,花儿就显得更红。在红霞的陪衬下,天就显得更蓝。身材稍胖的人穿上竖条纹衣服,会显得苗条一些;身材偏瘦的人穿上横条纹衣服,会显得丰腴一些。这就是衬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