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解释|耳的意思|“耳”字的基本解释

耳的解释|耳的意思|“耳”字的基本解释

“耳朵”的“耳”字是个象形字。

“耳”的本义就是耳朵。耳朵是人体五官之一,主管听觉,在汉语词汇中有很多与耳朵及其听觉功能有关的形象生动的词语。如“耳聪目明”形容感觉灵敏;“耳濡目染”形容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切;“耳熟能详”形容听熟了因而能详尽地复述出来;“耳边风”或“耳旁风”的说法是比喻听过以后不放在心上。“耳冷”的意思是听觉不灵敏。“耳食”是比喻不假思索,轻信所闻。“执牛耳”这个词是由古代诸侯之间订立盟约时盟主都要手拿牛耳产生的。古代诸侯歃血为盟,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人执盘,割牛耳取血,主持立盟仪式,所以称主盟人为“执牛耳”。后来人们便用“执牛耳”来泛指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导或领先地位。“六十而耳顺”是《论语》中孔子说的话,意思是指人到六十岁的时候已经习惯听各种言论,能够辨别真假,理解其中的细微要点;后代人由此便把“耳顺之年”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在汉语言文化当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涉及“耳”字的名言隽语。如:汉代刘向《说苑》中的“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办)之。”意思是说,用耳朵听到的,不如用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直接考察到的;而直接考察到的又不如亲手去办理。说明重要的事情最好是身临其境,亲手办理。《魏书》中的“耳闻不如目见”,意思是指亲自看到的感受比听到的传闻可靠。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意思是说眼睛不可能同时看两处而能看得清楚,耳朵也不可能同时听两个地方的声音而听得准确;告诉人们如果学习不专心,就不可能有好的收获。孔子说过:“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一直是后世人引用的至理名言。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源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人得了一口钟,想背走它,但是钟太大了,没办法背。这个人就用锤子想把钟砸碎,一砸,钟发出阵阵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声音来抢这口钟,于是就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误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后代就以“盗钟掩耳”、“掩耳盗钟”或“掩耳盗铃”来比喻自欺欺人;现在用得更多的是“掩耳盗铃”。

“耳”字从耳朵的形状引申喻指像耳朵的事物,如“木耳”、“银耳”;又因耳朵是在人头部两侧的特点,引申出位置在两旁的意义,如“耳房”、“耳门”等。“耳孙”泛指远代孙。用“耳”作意符的字大多与耳朵有关,如“聋、聆、聪”等字;用“耳”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画的横要写成提,如“聆、聪、联、聊”等字。

“取”字是“耳”和“又”的会意而组成的字,也是上古战争中残忍的取耳邀功史实的形象写照。在古代战争中杀了敌人开始是割下头颅请赏,后来头割得太多,不便携带,便改为割取小得多的耳朵,同时也是为了保留一些活奴隶。《周礼》中就有取战败者的左耳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