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的解释|知的意思|“知”字的基本解释

知的解释|知的意思|“知”字的基本解释

“知”字中的“矢”字,在甲骨文中是弓弩中的箭,加上一个“口”。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知”字的解释是“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说,知就是用语言敏捷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知”是一个古今常用字,在《论语》中就出现了多次,大部分是知道、了解、懂得的意思,如孔子对学生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朋友之间彼此了解称“相知”。“知心”是指能互相了解心事。西汉李陵在《答苏武书》中说:“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这句话是说人与人之间,以了解思想深处的东西最为可贵。“知己”就是彼此相互了解并且情谊深切的朋友。唐代诗人王勃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意思是说,如果有知己的人存在,即使远在天涯万里,也如同近邻一样。知音,原指对音乐有研究的人,后来用知音比喻了解自己或者是了解自己特长的人。知音这个比喻义来源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

一个中秋的夜晚,著名音乐家俞伯牙正在汉阳江口自己乘坐的船头上弹琴,不经意中发现了能听懂自己琴音的打柴樵夫钟子期。伯牙刚弹琴时心里想到了月色下的肃穆群山,因而弹出的琴声激越铿锵。钟子期说:“琴弹得好啊,巍巍然像泰山。”一会儿,伯牙的心里又想到了波光潋滟的江水,因而弹出的琴声澎湃流畅。钟子期又说:“琴弹得好啊,浩浩汤汤(shānɡ)如同流水。”伯牙非常高兴,脱口而出道:“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二人结为兄弟。次年,钟子期死了,伯牙在他的坟前摔破了琴,表示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没有了知音,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再弹琴了。所以后来也称相互了解的朋友为“知音”。

“知”还有“知遇”的意思,就是受到赏识和重用。唐代诗人岑参有两句是:“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意思是说,自己是一介书生,竟然得到国人的赏识,不免受宠若惊。

“知”也当作知识、知觉讲。《荀子》这部书中说道:“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是说草木有生命但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但没有礼仪。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人有生命有知觉而且有礼仪,所以人是天下最高贵的。

“知”的本义指表达意见,引申扩展开来,它也含有主持、执掌的意思。《左传》中记载:郑简公赏赐攻入陈国有功劳的人,赐给郑子产六个城邑,子产不肯接受,简公坚决要给他,最后子产接受了三个。宫中官吏公孙挥说:“子产其将知政矣。让不失礼。”这句话是说:子产恐怕将要主持政事了,谦让而不失去礼仪。这里的“知”就是主持、执掌的意思。封建时代的官职“知县”、“知府”、“知事”等等名称中的“知”就是这个意思。

“知”还有接待的意思。婚丧喜事中专管招待宾客的人叫“知客”或“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