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的解释|采的意思|“采”字的基本解释
采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像是人的手掌在抓取的样子,下部是树上的果实累累的样子。上下两部分所会出的含义是一个人用手去采摘树上的果实。这就是采字的本义。东晋诗人陶渊明有两句诗是这样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说,在自家的篱笆下从容地采摘着菊花,抬起头来,就能看得见南边高耸的山脉。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宁静、闲适的心情。其中的采字,就是当摘取讲。成语采兰赠芍是说男女相爱,互赠礼物。其中的采也是摘取之义。采薪之忧原意是说因为生病而不能打柴,后来被用作有病的婉言说法。这里的采薪当打柴讲。例如,《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中写道:“小弟辞家欲诣帐下,以叙数载间阔之情,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采薪之忧,不及径造。”意思是说,小弟我离开家乡后本打算去看望你,叙谈阔别几年的思念情谊,无奈到了河中府普救寺,忽然患起病来,所以没有来得及前往拜访。后来,采字由采摘果实引申为一般意义的采集、选取,如采购、采纳、采取、采用等;也引申指开采、发掘,如采矿、采油、采煤等。
唐代诗人李白《白马篇》中的诗句“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是说饮酒后人们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潇洒神态,耍弄起手中的宝刀。这里的风采是指人的风度、神采。现在人们常说的神采焕发和神采奕奕是形容人的精神饱满,生气勃勃。
采女是汉代宫女,后来用作宫女的通称。“宫中采女艳如花”,是说宫廷里的宫女鲜艳美丽,如同鲜花一般。
中国古代称民歌为风,人们把搜集民间歌谣叫做采风。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八篇是用采字命名的,它们是《采岂》、《采苹》、《采菽》、《采绿》、《采葛》、《采薇》和《采蘩》。这些题目里的采字是指采摘瓜果、野菜和其他植物,反映的对象都是劳动人民当时的生产和劳动的情景。《史记》中记载有一个《采薇歌》的故事。商朝人伯夷、叔齐坚决反对武王伐纣,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誓死不吃周朝的粮食,逃到首阳山,以采野菜为食,在将要饿死的时候作了《采薇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大意是说,在首阳山上,我们采食野菜来充饥。那些用暴力来对付使用暴力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神农氏、虞舜、夏禹时代禅让的制度消失了,我们怎能有舒适安逸的去处呢?《采薇歌》反映了伯夷、叔齐反对战争、憧憬和平的殷切希望。
采又读作cài。采邑又叫采地或封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作为世代俸禄的封地,也包括耕种这种田地的劳动者。这种封赐制度盛行于西周,衰败于战国,秦、汉之后改为按户口封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