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解释|帝的意思|“帝”字的基本解释

帝的解释|帝的意思|“帝”字的基本解释

“帝”是一个很古老的字,甲骨文写成像花蒂的形状,是带草字头“蒂”字的最初文字,本义是指花蒂或果蒂,引申指自然界的主宰者,也就是“天帝”或“上帝”。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人们想象:有一个主宰宇宙万物和人们命运的天神,那就是“帝”。在殷商人的心目中,“帝”是居于一切之上的主宰者,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帝”字,据说有好几百片,其中简单而明白的如“帝令雨”,也就是上帝命令下雨;“帝不令风”,也就是上帝不让刮风,等等,这说明“帝”是支配自然界的。

古人既然认为“帝”是支配自然界的,那么,他们自然也就会认为帝也支配人间的一切。记录夏、商、周史实的《尚书》中就常常提到“帝”,如《周书》中说,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访问前朝遗老箕子,箕子说:我听说在从前,鲧(ɡǔn)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扰乱了五行运行规律,“帝乃震怒”,就是说上天震怒了。

由天帝、上帝的意思引申,帝也指统治天下的人。《尔雅》中说:“帝,君也。”《说文解字》中说:“帝,王天下之号也。”也就是能号令天下称王的人。这个能号令天下的人,在夏朝以前称作“帝”,也就是“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帝喾、尧和舜。夏、商、周时期称作“王”,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清朝灭亡称作“皇帝”。《孟子》这部书记录的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和他弟子的言行。在《孟子·万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lǐn)备,以事舜于畎(quǎn)亩之中。”这是说:帝尧打发他的子女九男二女,跟百官一起带着牛羊、粮食等东西,到田野中去为舜服务。天下的人相互传颂着舜的这种美德和行为,就有很多人到舜那里去,于是尧就把整个天下让给了舜。屈原写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是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诗歌,其中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这个“帝子”指尧的女儿。全句的意思是:公主已经来到北洲上,我望眼欲穿心忧伤。“帝子”也是皇帝子女的通称。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最末一句就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个“帝子”指唐高宗之子李元婴,滕王阁是他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这两句的意思是:修建滕王阁的王子今天在哪里呢?人们已经永远地看不到了,只看到这座楼阁外的赣江水滚滚地流向远方。

唐代诗人常建的《塞下曲》中有这样的句子:“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这个“帝乡”是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京城,也叫“帝都”、“帝里”。诗句的意思是:乌孙民族的使臣带着玉帛来朝觐(jìn),西归故乡时频频回首望着长安,表示民族友好,不再称王了。“帝乡”也指皇帝的故乡。

另外,皇帝的家族叫“帝室”。《三国志》里说刘备是“帝室之胄(zhòu)”,就是说他是汉朝皇家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