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的解释|及的意思|“及”字的基本解释

及的解释|及的意思|“及”字的基本解释

及字,是个会意兼象形的字,好像一个人在前面奔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赶,越追越接近前面的人,最后终于赶上那个人,并用手把他抓住,也叫逮住。这个逮的动作就是追上或赶上的标志,而追上或赶上正是及字的本义。由此引申为到或至。《说文解字》解释说:“及,逮也。”意思是说,及就是追上。

及字在汉语里主要当连词用,相当于和或者与。如,动物园里有大象、狮子、老虎、狐狸及金鱼等上百种动物。及字往往同其字连用。例如,动物园及其周边的青山绿水十分宜人。

当及字同瓜果的瓜组成及瓜一词时,表示任期届满;当及字同肩膀的肩组成及肩一词时,指相比之下差距很大,多作谦辞;当及字同锋芒的锋组成及锋一词时,指士气旺盛,大有作为;当及字同房门的门组成及门一词时,它指的是入室弟子,也就是学生或者学徒。

作为学生及其家长都很关心的学生考试成绩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或界限,我们通常说及格不及格。在科举时代,考中叫及第。明清时只称殿试的前三名叫进士及第。及第花,是杏花的别名。唐代诗人郑谷《曲江红杏》这首诗中有一句是:“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这里的及第花就是指杏花。

《汉书·高帝纪上》中写道:“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乘军中将士正有锋锐之气的时候,及时让他们冲杀,就会取得出击的胜利。这就是成语及锋而试的来源之处。后来,把乘可行之机而行动也叫做及锋而试。

古代,女子年满15岁时,就把头发绾起来,用束发的簪子把发型固定住,也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所以,15岁的女孩也叫及笄。笄就是指束发的簪子。及笄,是指到了该出嫁的年龄。

晋朝诗人陶渊明有一句诗,后人多有引用,这句诗是“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诗人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和机遇,不要被时间或机遇甩在后面。

有句话人们久说不衰,那就是及时雨,是指在盼雨时就下雨了,用来比喻在紧急关头能解难排忧的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主人公宋江的诨号叫及时雨。书中说,好汉们见到宋江都赞叹到:“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攻打楚国,楚国派使者对前来征伐的军队说: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井水不犯河水,好比风马牛不相及,双方没有必要动刀枪。楚人说的风马牛不相及,是形容齐楚两国相距遥远,即使各自放牧牛马,也不至于走失到对方的边界。意思是双方谁也不干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