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成语意思解释与出处|例句

《利令智昏》成语意思解释与出处|例句

利令智昏的拼音:lì lìnɡ zhì hūn

解释 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赵国宰相,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韩国把上党之地割让给秦国,上党守将冯亭不愿降秦,就把上党十七个城池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大喜,但平阳君赵豹认为不可接受,认为这是冯亭在打算引赵抗秦。

赵孝成王召见平原君赵胜商议此事,赵胜认为可以接受。于是赵王派他前去接受这些城池,并命令廉颇领军驻于长平,由此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王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秦军包围赵军,活埋了赵国四十万降卒。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情况十分危急。在平原君的游说下,楚、魏等国前来援救,才解了邯郸之围。

对于赵胜主张接受上党之地,司马迁并不认同。他在《史记》中评论说,平原君是乱世才子,可是看不到大的方面。俗话说‘私利会让人的心智昏乱’。平原君贪信冯亭的邪说,使赵国被活埋在长平的士兵多达四十多万,而且还差一点让都城邯郸沦陷,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近义 利欲熏心

例句

一些官员忘了自己的身份、使命,利令智昏,作出了对不起人民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