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卧薪尝胆》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词源: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返国, 乃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 饮食亦尝胆也。”
词由: 春秋时代, 吴越两国争霸,战事频繁。有一次, 吴王闔闾率兵攻打越国, 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右脚而亡。闔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三年后, 夫差带兵攻越, 为父报仇。越国大败, 勾践宣布投降。越王勾践同他的妻子前往吴国服役。夫差让他夫妻同住在阖闾墓前的石屋里, 看守坟墓饲养马匹。勾践忍气吞声, 施展种种手段, 博得夫差的好感, 终于被放回国去。回国以后, 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他睡觉睡在柴草堆上,坐卧的地方都挂着苦胆, 睡觉、吃饭都要尝尝苦胆, 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生聚, 越国由弱变强, 最后击败吴国, 夫差羞愧自杀。越国成了当时的一霸。
词义: 原指越王勾践睡在柴草堆上, 尝尝胆的苦味。薪: 柴草。形容刻苦自励, 奋发图强。
书证: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鲁迅《花边文学·读几本书》:“自然,现在是国难时期,那有工夫译这些书,看这些书呢,但我所提议的是向着只在暴躁和牢骚的大人物,并非对于正在赴难或‘卧薪尝胆’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