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挥而就》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
词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捉》:“一挥而就, 真有本领。”
词由: 唐代湖南长沙有个才子, 名叫王璘。他有惊人的记忆力, 传说“日记万言”。有一次他在花园中作诗, 手握毛笔, 挥毫而就, 一下子就写了“鸟散花落诗”三十首, 不巧的是, 诗刚写成, 暴风雨就来了, 把他写成的诗稿全部吹入泥水之中。旁人为他十分惋惜,但王却不以为然。于是又叫书童取纸笔磨墨,重新写起,一会儿又写成了十几首诗。朋友们见此情景都惊奇地说:“一挥而就,真有本领。”
词义:一挥笔就写成。挥:挥笔;就:成功。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作画即刻完成。亦作“一挥而成”。
书证:《宋史·文天祥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韬奋《经历》:“写这样文章的人,必须把所要写的内容,彻底明了,彻底消化,然后用敏锐活泼的组织和生动隽永的语句,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