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备无患》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有备无患》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

词源: 《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词由: 公元前五四二年, 十二个国家准备联合起来攻郑。郑国便向最强大的晋国求和。晋国答应了, 郑国也随之解危。郑国感恩晋国, 就送去了几个乐师、一部分乐器和十六名歌女。晋君把所赠的一半赏赐给有功的大夫魏绛,并说:“你让我同戎狄和好,以安定中原各国。八年之中,九次召集各国诸侯, 我们和各国诸侯的关系象音乐一样的协调。现在让我同您共享郑国赠送的礼物。”魏绛辞谢说:“同戎狄和好,您做了许多国家的盟主, 这是您的才能, 也是大家的功劳, 我个人有什么力量呢?不过, 我希望您在享受快乐的时候, 能够考虑到国家以后的事情。《尚书》里说:‘当您在安定的时候, 应当想到国家可能碰到的危难,能这样考虑就会作好应付的准备。’”晋君说:“你的劝告,我一定接受!”

词义: 事先有准备, 就可以避免祸患。患: 祸患, 灾难。

书证: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李斯预戒汶上百姓, 修堤盖房。不三日, 果然天降大雨,汝水泛滥, 鲁民有备无患。”清·曾朴 《孽海花》 第二十回:“经这一番布置, 使西边有顾忌, 也可有备无患了。”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但是开始准备的时机问题, 一般地说来, 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 而其利益, 则是有备无患, 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