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前车之鉴》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前车之鉴:qián chē zhī jiàn
词源: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书·贾谊传》卷四十八:“鄙谚曰:‘前车覆, 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 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者, 是不法圣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绝者, 其辙迹可见也, 然而不避, 是后车又将覆也。夫存亡之变, 治乱之机, 其要在是矣。”
词由: 贾谊, 是汉文帝儿子的太傅。他曾经多次向汉文帝陈述政事。一次, 他在上书中书道:“俗话说:‘前面的车子翻了, 后头的车子就要引以为戒。’夏、商、周三代各统治了好几百年, 为什么秦朝只传了两代就被灭亡了呢? 这是因为秦朝没有效法三代。秦代灭亡的车迹已经早看到了, 然而如果不吸取这个教训, 我们也会走上覆亡的道路。所以说, 一个朝代的存亡、治乱, 关键是看能不能以“前车覆”的故事作为鉴戒。”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 于是采取了一定的励精图治措施。
词义: 以前面车子翻倒作为教训。鉴: 镜子, 引申为教训。比喻要以前人失败的经历作为后人从事的鉴戒。亦作“前车可鉴。”
书证: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再要遭际不偶, 去作个榜下知县,我便是你的前车之鉴,不可不知。”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阿比西尼亚的覆辙,前车可鉴。”王西彦《春寒》:“他们最后是饿死在首阳山的……那就是因为他们迂腐到‘不食周粟’的缘故。这一点也必须当作我们的前车之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