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chéng yě xiāo hé , bài yě xiāo hé

词源: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给信入贺,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词由:楚汉相争中,刘邦本处于劣势,由于韩信善战,打败了项羽,立了大功。韩信是萧何竭力推荐给刘邦的,认定韩信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可是在刘邦得了天下后,便要诛杀功臣了。有人告发韩信和陈烯谋反,刘邦的老婆吕后便要叫韩信进宫受审,但又怕韩信不来,于是就找萧何来商量,萧何利用和韩信是知己这一层关系,把韩信骗来都城,一入宫就被抓起来。韩信就这样被吕后处死了。

词义:成事是由于萧何,败事也是由于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造成的。

书证: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做恁的反覆勾当。”《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某心上至今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