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开柙出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开柙出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开柙出虎:kāi xiá chū hǔ

词源:《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词由:鲁国的执政大夫季孙氏要去攻伐鲁国的附庸小国颛臾,冉有,季路就来告诉孔子。孔子说:“冉有啊,这不是你的过失吗?”因为孔子的这两个学生在季孙氏那里当家臣。冉有说:“我们两个人都不同意这样做,可季孙氏不听呀!”孔子说:“冉有啊,古时有个周任,说过这样一句话: 能够效臣之力的, 才能就臣之位;不能效力,那就告退。你看到季孙氏有危难不帮助, 要跌倒不扶持, 还要你辅助什么呢? 老虎、野牛跑出槛外来, 大龟、宝玉毁坏在木椟里面, 这是谁的过失呢? 难道不是看守的人不负责任吗?”

词义: 打开关猛兽的木槛把老虎放出来。柙: 关猛兽的笼子。原指看管的人不尽职, 后多比喻放纵坏人干坏事。

书证: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草奏云: 开柙出虎, 孔宣父不责他人; 当路斩蛇, 孙叔敖盖非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