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寝不安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寝不安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寝不安席:qǐn bù ān xí

词源:《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令于境内,尽堞中为战具,竟为守备,为死士置将,以待魏氏。”

词由:战国时,有位竭力游说六国联合起来抗击暴秦的策士叫苏秦。一次,他到齐国见到了齐闵王,向齐王大谈了治国之道。其中,他列举了魏王上当的史实,说明单靠武力征服别人不行,重要的是要能有使别国劳民伤财、征战不息的谋略,这样,别国弱了,自己则壮大了。他说:“当年的魏国,拥有土地千里,带甲利兵三十六万,攻占了赵都邯郸,围困了定阳,又约会十二个诸侯,朝拜周天子,准备合力西攻秦国。秦王听到这个消息,睡也睡不安心,吃饭总觉得不香,日夜尽力做迎战的准备。卫鞅此时给秦王出了个点子,让他自己出使魏国,劝说魏王先称王称霸,纠集十二诸侯攻齐伐楚,然后西取秦都,从而成就王业。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魏王欣然采纳了卫鞅意见。谁知,这一“宏图”激怒了齐、楚等大国,不少诸侯也纷纷投奔齐国。齐国即起兵伐魏,一举杀死魏国太子,秦国也趁机占据了西河之外的大片土地。魏国从此又走向衰落了。”

词义:睡觉不着,连枕席也不得安心。寝:睡觉。形容有重重心事,睡不安宁。

书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