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半途而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半途而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

词源:《后汉书·乐羊子妻传》:“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词由: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乐羊的人,曾远出求师。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见乐羊突然回家,就询问缘故。乐羊回答说:“久别在外,十分思念,回来看看你,没有别的事。”乐羊妻听了非常生气,拿起剪刀,剪断了织机上的丝线, 说:“丝线来自蚕茧, 而由织机织成, 一丝一线的积累, 才能成寸、成丈、成匹。现在我剪断了它,前功尽弃, 白废了许多时日。你在外求学, 知识也靠日积月累, 若半途而废, 同这织机上剪断的丝线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听了妻子的话,深感惭愧, 就重新外出学习, 一去七年, 直到完成学业才回家。

词义: 半途上就停下来了。废: 停止。比喻事情没做完就停止, 不能善始善终。

书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 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如果就此请假回国, 这里的事半途而废, 将来保举弄不到, 白吃一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