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舍本逐末》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舍本逐末》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舍本逐末:shè běn zhú mò

词源:《战国策·齐策四》:“威后曰:‘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 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逐末者耶?”

词由: 齐国的使者带着齐王的书信, 出使赵国, 前去拜见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赵威后亲切接见了齐国使者。见面时, 威后不是先打开齐王的信, 而是先打听齐国的收成怎样? 有无自然灾害? 老百姓生活怎样?然后才问齐王好。齐使心中不悦, 说:“我奉齐王之命前来向您问好,想不到您不先问齐王好,反倒先打听收成和百姓的情况, 这不是把贱人放在贵人之上了吗? 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赵威后和蔼地笑着解释说:“此言差矣! 假如年成不好, 哪来百姓; 没有百姓, 又谈何君王呢! 我先问年成、百姓, 后问齐王, 怎么是舍本问末呢?”接着赵威后又一一问了锺离子、叶阳子、婴儿子等齐国名流及于陵子仲的情况。

词义:考虑问题、处理事情舍弃了根本的主要的而着眼次要的、枝节的。舍:丢弃;逐:追求。亦作“弃本逐末。”

书证:《汉书·食货志下》:“贡禹言:‘铸钱采铜……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自叙》:“舍本逐末,交游过差,故遂抚笔闲居,守静荜门而无趋所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