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灭此朝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灭此朝食》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灭此朝食:miè cǐ zhāo shí

词源:“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

词由:春秋时代,齐国同晋国在鞌(同鞍,在今山东省历城县附近)地发生了一场大战。齐顷公因刚刚打败了鲁国和卫国,就不把晋军放在眼里。开战那天,他趾高气扬地说:“我要等歼灭了晋军才吃早饭。”不等战马披甲,齐顷公就带兵向晋军冲杀过来。晋军在主帅郤克的指挥下,沉着应战。一会儿,郤克被箭矢射伤,血流如注,一直淌到鞋上,把鞋都染红了。可郤克忍着剧痛,仍然擂鼓不止。晋军听到鼓声,都奋勇拼杀。结果,终于打败了齐军。

词义:消灭了敌人再吃早饭。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形容对敌人极端蔑视,以及急于消灭敌人的迫切心情。

书证: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广东之于桂军,骎有灭此朝食之势。”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因为国际和国内的环境已经起了变化,而且会有更大的变化要到来,可以说我们已经脱离了过去的那种慢慢发展的孤军作战的景况。然而不应该打算明天就会成功。‘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