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质彬彬》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文质彬彬:wén zhí bīn bīn
词源:《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词由:传说孔子有子弟三千,脾性、风度各不相同。有的过于纯朴老实,有的过于文乎文乎。针对这一情况,有一次孔子在上课时说:“一个人朴实过于文采,不免有粗野之嫌;文采过于朴实,又不免失之虚浮。只有朴实和文采配合适当,才可以称为君子。”学生们听了老师的教育,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一个有学问的人,做起事来应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又有风度。
词义: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文:文采;质:朴实;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形容态度从容不迫,举止风度文雅。
书证:元·郑德辉《㑇梅香》楔子:“那生他文质彬彬才有余。”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见如今御史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曲波《山呼海啸》:“这几句讲的确实有点文质彬彬,苏志毅心悦,连凌雪春也默默点头。”陈残云《山谷风烟》:“周燕的同级同学,头发拨得整齐,下巴尖瘦,文质彬彬的胡镜泉,自动地走出来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