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qǔ zhī bù jìn , yòng zhī bù jié

词源: 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词由: 公元1082年7月,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黄州 (今湖北黄冈) 当地方官。一次, 他同老朋友到黄州的风景胜地赤鼻矶游览。那天夜里, 明月当空, 他们划着一条小船, 漂荡在茫茫的长江江面上。其中有位朋友触景生情, 忽然忧伤地感叹人生的短暂, 幻想要与天上的明月一起永存。苏轼听后便开导他说:“天地间的万物都各有其归属, 假如不是我应该得到的, 哪怕一丝一毫也不想去占有它。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见的就是声音,眼睛看到的就是颜色。要取这些东西没有谁来禁止,要用它也用不完。这是大自然赐予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我和你都可以共同享受啊。”词义: 取它取不尽, 用它用不完。竭: 尽、完。形容非常丰富。

书证: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