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成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yǒu zé gǎi zhī , wú zé jiā miǎn

词源: 《论语·学而》: “吾 日 三省(xing)吾身。”朱熹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xing检查自己,反省)其身,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词由: 孔子的学生曾参对自己严格要求。有一次, 有人去问他:“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才好呢?”曾参说:“我每天总是反复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了自己的力量?同朋友来往是否守了信用?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好了?”那人听了说:“我一定遵照先生的教导每天检查自己,如果在这些方面有不对之处,一定及时改正。”曾子听了。点点头说:“你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一定能够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语》中对曾子的话是这样注释的:“曾子常从三方面来检查自己,有缺点就改掉,没有就加以警惕。”

词义:根据别人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加以自勉。则:就;之:代词,指错误缺点;加:加以。

书证: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