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摩顶放踵》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摩顶放踵:mó dǐng fǎng zhǒng
词源:《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
词由: 孟子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的世界观比较复杂, 既反对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 又不赞成利天下的兼爱主义, 他信奉儒家的折中主义思想。《孟子·尽心上》曾记述了他有关的论述。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主义, 唯利是图, 即使只要在身上拔一根毫毛就能有利于天下, 他也不愿拔的。墨子奉行兼爱主义, 就是把他一身从头顶摩到脚跟, 只要对天下有利, 他都能做的。鲁国的子莫却奉行折中主义, 既不太顾自己, 又不太为他人。我觉得折中主义尚近情理。但是也要有权衡, 晓得出入,否则,仍然会落入偏见。我所以厌恶执定一面的偏见,是因为它只据定了一面的意见,却废去上百端的正确意见呢。”
词义:摩秃头顶,走破脚跟。放:至,到。踵:脚后跟。形容不畏劳苦,不顾身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书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师曰:‘摩顶至踵如(椰)子大,万卷书向何处著。’”章炳麟《变法箴言》:“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